分類
台灣史

曹銘宗 吃的台灣史 : 「鰹節出汁」(柴魚高湯)20210811


我喜歡日本料理的湯底「鰹節出汁」(柴魚高湯),這是獨特、美味、無油的黃金高湯。

鰹節與昆布含有不同的「旨味」(鮮味),常見一起煮成日本料理的基本湯底,但我獨鍾濃厚的純柴魚高湯。

日本的「練り物」(ねりもの,Nerimono),就是主要以魚漿製成的煮物,在台灣稱之「火鍋料」,從日本進口的稱之「日式火鍋料」。

今天的晚餐,我以日本名店「茅乃舍」東京限定的「鰹節出汁」料理包,煮了日本進口的「練り物」,百分百日本原味,灰熊腰瘦好吃。

我還用基隆「進」牌(Maru進)味噌辣椒醬當沾料,這則是基隆特有的美味。

台語俗稱「煙仔」的鰹魚,日文假名「カツオ」( katsuo),漢字「鰹」。日本人以鰹魚做成魚乾,由於非常堅硬,故以「魚」+「堅」為此魚命名。

鰹魚味腥而易腐,做成鰹節不但可以保存,而且變得美味,這是日本飲食文化的智慧。

鰹節使用鰹魚腹部後方的肉,經由煮熟、燻乾、長霉、曬乾等繁複的過程製成,成為世界上最堅硬的食物,必須刨片才能食用,可撒在菜上增添風味,但大都煮成高湯。

鰹節的台語稱之「柴魚」,在中國則稱「鰹魚乾」、「柴魚片」。

我看中國文獻有記載這種食物,稱之「佳蘇魚」,但不明其意。

清嘉慶五年(1800年)李鼎元《使琉球記》記載,他在琉球時,因連日吃海產而腹瀉,就叫廚師做些清淡的菜,結果廚師拿出「佳蘇魚」。他看此物「長五、六寸許,形如梭、質如枯木……切片如鉋花」,好奇問「佳蘇」之名由來,但沒有答案。

他胡亂猜測:「此品在敝國既多且美,自王官以及貧民皆得食」,有如「家常蔬菜」,簡稱「家蔬」。其實,「佳蘇」就是鰹魚日文かつお(Katsuo)的音譯。

台灣本有華人魚乾做法,在日本時代又學會了柴魚做法。

台灣東海岸「黑潮」洋流盛產鰹魚,台灣在日本時代引進柴魚製造技術,大量生產回銷日本。

日本人首先在基隆設立「鰹節工場」(柴魚工廠),再擴及宜蘭、花蓮、台東及綠島。

1923年,日本官方還在基隆設立「基隆鰹節試驗工場」,進行柴魚製造的改良。

台灣柴魚在二戰期間開始逐漸減少,一直到戰後,目前只在宜蘭、台東還有柴魚工廠。

但柴魚已融入台灣飲食文化,台灣人吃稀飯配蜜汁芝麻柴魚酥,吃皮蛋豆腐撒蔥花、柴魚花,也會使用柴魚高湯做湯底。

台灣的「麵線糊」小吃,也有使用柴魚高湯,有別於福建傳統使用豬骨高湯,吃起來清爽甘甜。

原文出處 曹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