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MOVIE

周軒 : 台灣B肝防治的大恩人 畢思理教授Dr.R.Palmer Beasley


B型肝炎,過往被稱為台灣的"國病",幾乎所有人都被感染過,而約百分之20的人,成為終身帶原者。

然而,B型肝炎難纏的地方在於,他的傳染方式,可以透過母體傳染給小孩,使得嬰兒一出生,體內就帶有B型肝炎病毒,而越小成為B肝帶原者,演變成肝硬化,甚至肝癌的機率就越高。

B肝,可以說是上個世紀許多台灣家庭無法擺脫的詛咒。

這時,一個台灣人永遠都要記得的外國人出現了。

那就是畢思理教授(Dr.R.Palmer Beasley)。

哈佛大學畢業的他,前往華盛頓大學進行醫學研究,剛好華盛頓大學與美國海軍第二研究所有合作計畫,在這個機緣下,1968年,畢思理教授來到了台灣。

一開始他原本想要研究的是麻疹的流行與疫苗施打,但他後來發現台灣的B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帶原率非常高,而且台灣肝癌病例非常多,對這個問題開始有了研究的興趣。

1972年,畢思理教授再度來台,這一次,他把重點放在B型肝炎的研究上,根據他的研究,他發現B型肝炎的傳染途徑竟然可以從生產過程中由產婦垂直傳染給嬰兒,同時,他又進行了流行病學調查,發現B肝帶原者,罹患肝癌的風險比正常人高上200倍。

在1981年,畢思理教授發表了有關「B型肝炎病毒感染與肝癌發生的相關性」論文研究在著名的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引起了醫學界對台灣B肝研究的注意。

當時台灣本土醫學界已有許多優秀的學者投入B型肝炎和肝癌的預防相關研究,如台大的研究團隊,畢思理教授後來也加入其中,前副總統陳建仁與前衛生署長涂醒哲這兩位,也是團隊成員。

而事實上,台大的研究團隊從1972年至1986年花了14年時間,終於證明施打B型肝炎疫苗可以使兒童將來發生肝癌的機率降低75%。

差不多的時間,B型肝炎才剛在成人身上進行臨床試驗,然而,B型肝炎僅在非洲與東亞有高流行率,換句話說,如果要測試B型肝炎在嬰幼兒身上的功效,只有可能在非洲與東亞這些區域進行。

因此當藥廠尚在進行成人的臨床試驗時(1980年),畢思理教授團隊和默克藥廠接觸,準備在台灣進行嬰幼兒的 B 肝疫苗試驗。

沒想到,引起了極大的反彈。

因為當時台灣的醫藥法規不成熟,並沒有訂立臨床試驗法規,在這狀況下,畢思理團隊只能在幼稚園向父母諮詢,尋求同意後對兒童施打。

但消息曝光後,媒體開始指責研究團隊拿台灣小孩當天竺鼠、為何讓洋人在台灣做試驗等,甚至衛生署也扛不住輿論、擋下了試驗用的疫苗,畢思理團隊只得暫停了計畫。

是否很像現在國產疫苗的狀況呢?

還好,當時透過關係,畢思理教授有機會向當時的政務委員李國鼎介紹B肝疫苗,李國鼎聽完認為這非同小可,立刻安排畢思理教授團隊向當時的行政院長孫運璿報告,簡報之後,孫運璿大受震撼,認同對台灣之重要性。

於是,李國鼎將當時任職於WHO的公衛專家許子秋醫生挖角回來,擔任衛生署長,因為許子秋醫生對疫苗政策相當熟悉,早在 1965 年就透過私人情誼,從日本募得 50 萬份的小兒麻痺疫苗捐贈給台灣民眾。

他上任之後,中央地方衛生官員策劃、推動全國性新生兒的保護計畫,一一排除施打的障礙與問題,終於在1983年,有了初步的成果,台灣的嬰兒 B 肝疫苗臨床結果發佈在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疫苗保護效果超過九成,而無疫苗的嬰兒,幾乎全都被病毒感染。

政策上的障礙看起來是沒問題了,但要傳達給民間知道B肝疫苗的重要,就有賴專家願意親身說法了,感謝當時的肝病研究權威,如宋瑞樓、陳定信醫師,親身上遍臺灣大小廣播、電視節目,甚至用台語介紹 B 肝疫苗,透過淺顯易懂的語言,告訴廣大民眾為什麼新生兒要施打 B 型肝炎疫苗 。

於是
1984 年,計畫先向高風險孕婦的新生兒接種。
1986 年,新生兒全面施打。
1990 年起,國小一年級以前的兒童,都可以免費施打 B 型肝炎疫苗。十多年後,當時被稱為白老鼠那群小朋友,證明了接種B肝疫苗的政策,的確是一個相當有遠見的規劃。
1997 年,推動新生兒公費接種政策後第 13 年,至高學術地位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向全世界公開了台灣的卓越成果。
1986 年的全面施打後,幾乎所有的新生兒都接種疫苗。
1990 年後開始,國小一年級以下幼兒免費施打的政策,讓六歲兒童的疫苗覆蓋率快速拉高到九成以上。
1997年,新生兒B肝帶原比例,降低了84%,超過了WHO訂定,2001年達到新生兒B肝帶原比例下降80%的目標,這是真正的世界第一。

更令人許多台灣爸爸媽媽不再流淚的是,1984年之後,兒童肝癌幾乎被消滅,讓許多家庭心碎的噩夢不再。

如果不是畢思理教授、陳定信、宋瑞樓等醫者,與當年的許子秋、李國鼎、孫運璿等官員合作,面對輿論及民眾鋪天蓋地的指責與質疑,還是本於自己專業與良心,在台灣推動B肝疫苗的臨床試驗,以及規劃後面的B肝疫苗全面接種計畫,1984年後出生的台灣人,可能還是活在B型肝炎與肝癌的陰影下,還會有無數個爸媽,因為小朋友得到兒童肝癌在暗夜裡哭泣。

回頭看現在台灣對於國產疫苗的爭議,我們是否該思考,當年的台灣,也是世界第一的接受B型肝炎的臨床試驗,何以現在對自身如此沒有自信,不敢相信自己的實力,成天只能巴望著別人先打,我們再打?

國民黨過往的官員是如此的有遠見,如此的尊重專業,到了現在,這樣的精神,還在嘛?

參考資料 :
1. 帕默·畢思禮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8%95%E9%BB%98%C2%B7%E7%95%A2%E6%80%9D%E7%A6%AE

2. 【人物】貢獻B型肝炎疫苗的美籍醫師 畢思理(1936~2012)
https://www.peoplenews.tw/news/07734063-8cd3-4282-ad93-e4313afc4c1f

3. 台灣 B 型肝炎疫苗史
https://www.cdc.gov.tw/File/Get/bwoWeM25AwlTHUF4JSR4-A

4. 許子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8%B1%E5%AD%90%E7%A7%8B

5. B 肝疫苗及台灣的肝炎聖戰——疫苗科學的里程碑(三)
https://pansci.asia/archives/322095

註:
2012年8月,畢思理教授因胰臟癌病逝於美國,享年76歲。2003年爆發SARS疫情,他立即趕回台灣,協助CDC進行各種疫調的工作,他也不斷表達支持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