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總統」劇情的設定相當耐人尋味—2024年,距現在仍有兩年之遙的「未來」,以氣候變遷為主要訴求的總統候選人,在勝選之夜的激情晚會上,因不耐煩而無預警駕車離去,卻不小心穿越時空,來到濁水溪出海口的小村莊,遇見童年的自己、以及選舉期間關係降到冰點的妻子但曾是一路走來的親密愛人,短暫停留14天後,又回到勝選之夜過後的凌晨現實中,面對他即將肩負的「台灣總統」職位。這是台灣總統缺席於勝選之夜、卻意外遇見自己初衷所在的一趟奇幻之旅。這是一部充滿濃濃的寓言氣息的影片。
試將這部電影解讀成關於「自然原鄉台灣」的「寓言寫實」電影,「台灣總統」中所呈現的政治性寓言與創作動機,相當值得更多關心台灣未來的文化人或評論人注視它的能動發展潛力。
為此,我對「寓言寫實」做了一個小小的個人定義:以寓言形式、寓言象徵的敘事方法再現作者所領解或所欲傳達的現實世界內容。「台灣總統」可以進一步理解為—這是一部從台灣本土福佬語言所構築、帶有國族寓言性質的「台灣寓言寫實」電影。
如果我們定義這是一部「台灣寓言寫實」的國族寓言電影,「總統—他」從激情政治鬧劇一場的現實,駕車來到一個已然凋零但又是拯救墮落的反烏托邦的烏托邦「台西村」現實,「自然台灣」作為一種原鄉呼喚或是鄉愁,因此有了重量;也因此身為「總統—他」的一夜逃逸的詮釋,才能將我們引路至台灣本土對現代化反思的歷史脈絡中,帶著我們看到虛構現實與真實回憶中的「城」與「鄉」的反差,以及台灣發展現代化工業「理所當然」所犧牲、已經無能再修復的台西村現況。
台西村是台灣經歷現代化工業與都市化發展之後,未蒙其利、卻深受汙染其害與不均衡區域經濟政策影響的典型沒落農村。沒有未來的農村,但卻有著一群真切愛著這片土地的不同世代的老人家們。
在影片中,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台西村日常生活中販賣多類飲食的小發財車再真切不過的錄音叫賣聲,對比出繁華夜景都市與川流公路的新台灣獨立建政見車的商業化計價宣傳、小白宮政治激情之夜的群眾喧鬧、「總統—他」暫身躲進官邸園藝勞動中的沉默……,這些影像與聲音的設計結構,才因此能更立體地被串連起,跳脫「總統—他」的個人救贖脈絡的理解限制,各自迴盪在台灣現代化走向全球資本化的本土歷史脈絡,重新被建檔在「自然台灣」的新台灣原鄉論述中,此起彼落,有了更多的對話與想像空間,也自然帶出從總統回歸到他身份的記憶之地的「台西村」的重量—這應該是這部電影最動人的地方,以及以台西村作為反烏托邦的烏托邦寓意所在。
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視工業化、都市化為台灣經濟「進步」的必然結果,任憑台灣農村土地凋零、青壯年人口流失。片中「台西村」的真實與希望,帶著我們重新省思,「自然」與「土地」的完整,才是現代化開發所應該設定的「進步」底線。因此,回頭認真檢視台灣走過的經濟奇蹟,那些因現代化開發而遭到掏空殘破之地的修復,才是自然台灣原鄉意識所最應該產生的政治行動願景。也因此,不管是「總統」現實中政治激情之夜的欲振乏力,或是「他」記憶中台西村住民在日常生活的欲振乏力,所有電影中一閃而過、點到為止的批判,都因此找到了一種可能可以再繼續說下去的著力點與深度探測。
最後,期待這部電影的「台西村」現實的反烏托邦與「台西村」願景的烏托邦的弔詭共在,能夠更多啟動「寓言寫實」作為台灣本土新浪潮電影的一種類型與開發契機,以及更多從「自然台灣原鄉意識」重新檢視、反思、批判台灣現代化與現代性發展現實的台灣新電影或新美學電影。也期待未來此類電影中,如果再有「台灣總統」,能更真實走入台灣政治現實與歷史脈絡,即使是選擇個人視野的追尋與救贖,相信此中,良知在權力馴化、人性在權力餵養過程的各種人性浮世繪風景與啟示錄,一定有更多可以跳脫政治情慾化或情慾政治化的慣性創作框架,不管內容是虛構或真實,或是遊走虛構與真實之間,總是期待能看到更具有或真實性、或實驗性、或藝術性的作品!
再來,了解台灣政治的人應該都知道,台灣總統權力怎麼可能被架空,但「台灣總統」的切入角度,確實可以帶給我們很多可以檢視人性與台灣政治之間欲語還休的複雜關係、想像空間與電影敘事挑戰。尤其是,影片中多段台西村中認真詢問、認真回答的訪談影像紀錄,以及老人與小孩一起並肩踏地迎向而來的希望寓意影像,形成很動人的真實與象徵共在般的影像敘事結構—台灣政治行動中,一直匱乏能真正反省現代化與經濟進步迷思的農村與土地轉型正義,而「台灣總統」在這個浪尖點上,點出台灣自然原鄉意識所召喚的台灣未來想像、藝術創作與批判論述的可能發展!也期待21世紀台灣本土新浪潮電影的崛起,帶出更多具有反思批判台灣進入現代化進程迷思的意識與行動!
逐鹿中原夢已遠,鹿鳴台灣見未來—「台灣總統」試映觀後
撰文:陳康芬2022.3.25
(中原大學全球客家與多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