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BOOK

翁稷安 : 請像個孩子一樣,勇敢的嘗試講述一個故事 / 非虛構歷史寫作


【110-1|學術演講|20211109 翁稷安演講:如何講一則非虛構的歷史故事】

學歷史以後可以做甚麼?歷史學算是一個專業嗎?讀歷史學一定會說故事嗎?

翁老師以歷史學入門必讀《史家的技藝》來切入,這本書將史學專業定義為「技藝」,如同日本職人匠心的一種。這種技藝不僅是知識的傳遞,也需要實際來實作。老師以手沖咖啡為例子,第一次看著網路上的說明所沖出的咖啡,必定難以入口,那甚麼時候才會可以入口甚至稱得上好喝呢?那必定是經歷了無數次失敗與經驗的積累才能沖出一杯唇齒留香回味無窮的好咖啡。

歷史也是如此,知識與技藝的差異在於實踐的能力。大家應該都有聽過:「讀研究所就是訓練我們的邏輯思維」,這大概是大學生最常被教授說服讀研的其中一個理由。歷史寫作其實就是在實踐這個過程,藉由書寫整理紛亂的思緒,讀了再多的史料、專書沒有經過整理的知識都是沒有意義的。而翁老師強調,大學生是知識的消費者,而研究生則是作為知識的生產者!

開始寫作後,再來思考「甚麼是非虛構的歷史故事?」文章通常有兩個功能,傳達觀點以及表達情感,這是我們在社群媒體中最常看到的表達方式。那在論說與抒情的功能之外呢? 其實每一個觀點、情緒都要與一個故事綁定,表達一件事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敘述,但要完整說清楚卻很困難。訴說過去是人類的本能,而歷史學的功用就是在重新塑造過去,人類的集體記憶就是現在對過去不停的講述中形成,成為了所謂的過去的真實。

現今觀點的對立、社會的分裂,都是源於彼此只為講述觀點、抒發情緒,而沒有背景故事支撐,以故事凝聚群體、才能讓觀點產生意義,就如同大海最終廣納百川一樣。只有故事才能產生接點、在接點上產生對彼此的理解、進而產生彼此的尊重。

回到開頭的問題,歷史學有用嗎?翁老師以大學生所提出的「回收餐盒」來說明,無法證明回收餐盒沒有用所以不能稱餐盒為無用之物。恩……在大學生眼中原來歷史學就跟回收用品一樣。

居然跟莊子提出的無用之用意外貼切,天生我材必有用,所以存在即有理,結論:歷史有用。老師則進一步提出歷史學的「技藝」來自於創新,而技藝的創新則來自歷史學所訓練的「多讀、多寫、多講」也就是閱讀能力、寫作能力、表達能力,學校中的老師就像職人師傅;而學生就是學徒即是需要重新定義這學門潛力的一群人。

人類的本能就是——求關注aka討拍,訴說情感的時候若加入背景故事會更能引起共鳴。歷史學家有多久沒有出現在暢銷書作者排行榜上了?歷史人論述能力一百分,但從暢銷書排行可看出敘事能力還需再努力,也就是無法跟讀者取得共鳴。

以已故的暢銷作家陳柔縉來舉例,寫作先有熱情才能有趣、先理解資料才能進行轉化、先掌握真實才能描繪虛構。過去的空缺需要歷史來填補,《西方文明初體驗》即是陳柔縉以過去的經驗想像過去的樂趣;《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參考大量當時報紙新聞來營造情境、氛圍,建立「時代感」。陳柔縉將寫作目的分為展示與傳達,一旦選擇以傳達為目的,文字的風景就會不同。而她以中介者自居,傳達日治時期的臺灣給當代的讀者。

在寫作非虛構的歷史故事時,如何將無趣的史料轉化成有趣的故事,關鍵在於帶著我們自己的理解、情緒來重新描述故事,以一個「中介者」來書寫,要有熱情、要理解,並充分體會什麼是真實,這樣才能將過去轉化成輕鬆易讀的真實事實並且可以享受到如虛構小說般的趣味性。

非虛構的歷史故事並不是只有文字而已,漫畫、電視劇、電影的呈現也正在臺灣引發風潮,從邱若龍的霧社事件漫畫、魏德聖導演的電影、斯卡羅/茶金的熱映都顯示出「說故事」的媒介除了文字還有更多可能性。寫作之前要先轉化文字,最重要的是既深既廣的理解,再來藉由理解將想像力擴散,而後「美」才是最後的標準。

最後,請像個孩子一樣,勇敢的嘗試講述一個故事,將想傳達的觀點與情感背後的故事描述出來,現在就開始寫作吧!

原文出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