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來,大概吃了不下一百顆的馬祖魚丸,終於,有機會在馬祖體驗打魚丸。
十月底的馬祖,雖不至於冷,但也不像夏天炎熱,橋仔的雜貨店,不用忙於照顧觀光客生意(雖然今夏也不忙),於是有閒暇打魚丸,一次十幾斤,儲存在冷凍櫃中,因應各種需求。
在馬祖人的記憶裡,天冷打魚丸,魚肉才不會變質,用手工打魚丸很辛苦,魚丸也是年節才吃的珍品。在沒有冰箱、生活很辛苦的五十年前,魚丸不是日常食物,能有機會品嚐,都屬難得。
用了馬加、鮸魚或者鰻魚等材料,靠著絞肉機與攪拌機兩機協力,十幾斤魚肉,一小時就讓魚丸與魚麵各自成形。看著大姊們親自示範,甚至自己也試著參與其中環節,看見因著工具而改變的魚丸製程效率。
這些只用了魚肉、鹽與太白粉的魚丸,味道純粹海味十足,如有差別,只在自家吃的比販售用的,少放了一點太白粉。
魚丸是島嶼食物少數製程較為繁複的食物,用手工打製的時代,大姊們都說雖然量少,但,要將魚肉打出筋道,很累,不過物以稀為貴,五十年前,魚丸是真品。
昨天我用攪拌機,不過五分鐘,已經打出黏性。在打魚丸時,大姊們所說的過往,經常聽見忙於生活但感情濃烈、汗水鹹鹹但卻感覺人情甜味的故事。
魚丸的當代價值,除了滿足觀光客對於島嶼的想像,也確實跟福州魚丸的食物傳統有關聯,但,對於馬祖人而言,這些寄出的魚丸,牽繫著移民與原鄉的關係,有魚丸的地方,就是家。如果不是冷鏈運輸,移民無法在臺灣吃馬祖魚丸。
我問「手工的比較好吃嗎?」
大哥大姊們說「沒有,都一樣!」斬釘截鐵的回答,讓人嚇一跳。看來,有時手工貴在技藝傳承,好不好吃,可能又是另一個我們對於傳統的想像了!
魚丸,這種從過去到現在都普遍存在的食物,最容易發現社會文化變遷的軌跡。不要輕易把因著時間積累而存在的事物,都視為不變的傳統,魚丸的現在與過去,是一部微縮的馬祖歷史。
原文出處 謝仕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