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較為原始的佛教聖典阿含部起,即有相同的記載,例如《長阿含》的《大樓炭經》第一品、《起世經》第一品、《起世因本經》第一品,都講到我們的世界是以須彌山為中心。
須彌山的四個方向有四大洲,南方稱為南贍部洲,或稱南閻浮提,就是我們所住的世界。須彌山高八萬四千由旬,山腰各有四個宮殿,稱為四天王天;在山頂有三十三個宮殿,稱為忉利天。可是依據現在的地理學和天文學的觀點,我們無法找到須彌山,也不知道另外的三個洲在那裡。如果說須彌山的神話,就是起源於印度北方的喜瑪拉雅山,是比較妥當的。
而且此一傳說,在釋迦牟尼佛時代以前,就已經在印度流傳,佛教的經典只是敍述古老的傳說,不必過於重視。何況佛教的教義,是在解決人間生活的實際問題,不在用科學態度說明世界觀。如果一定要追究世界的形狀、形態,我在《正信的佛教》之〈大千世界怎麼講?〉一題中有所說明,不妨參考。
大千世界怎麼講?
佛經中說,一個日月系,為一個小世界,須彌山為日月環繞的中心,也就是說,一個須彌山,即是一個小世界。須彌山的問題,至今仍是佛教學中的謎,一些開明的看法(如日本學者),說是出於印度古老的傳說,佛陀在世時,僅是假用傳說來闡明佛法,傳說中的須彌山的或有或無,不是佛陀所要闡明的目的,佛陀的目的,乃是利用須彌山的傳說而闡明覺世濟民的佛法。
這是很可取的,但是,若要說到佛教的世界觀,那又非要說到須彌山不可。須彌山究竟何在?筆者不敢否定,但也無從肯定,在我們尚未究明真相之前,存疑是比較安全的態度,所以我想把須彌山的問題,暫且擱置一邊。(註)
小世界的範圍,既是一個日月系,那該是指的太陽系或恆星系了,因為每一恆星,均有若干的衛星,恆星都是日,衛星都是月。對太陽而言,月球固是月,地球等九大行星,也是衛星也是月。
一千個小世界,稱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每一小世界的範圍,是由一個須彌山至色界的梵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