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時評

蔡蕙頻的福爾摩沙 : 對於《斯卡羅》我們是不是誤會了什麼


河道上有各種《斯卡羅》拆解術,讚美的有,批評的也不少。每讀各種評論文章,好像在看Discovery的「製造的原理」,有些讓我有一種「哦~原來如此」的恍然大悟,有些則不置可否。

看了多篇評論之後,我想起很多年以前曾聽過一位我非常敬重的老師說的話。

老師說,一件事情有很多角度,如果是當成一種「全民運動」,希望越來越多人來加入,那麼我們就要盡可能「通俗」,不要太嚴苛地設下一堆規定和條件,畢竟只要有門檻,就不是人人跨得過,一定會限縮了參與者的人數。

但如果是學術或定理,那麼就要盡可能嚴謹地篩選,排除不適合的,才能符合學術。

「通俗」帶來「關注」,讓那些在門外好奇觀望的人都願意走進來看看,人們進來了你才有機會多說一些話給那些人聽,讓暫時的好奇變成長遠的興趣;而「學術」某種程度是「排拒」,篩選掉沒有足夠認識基礎的人,門檻高如圍牆表示它本來就不是預設給大眾閱讀的。

「通俗」或「學術」都沒有對錯,端看你的目的是什麼。

老師這段話的道理並不難,不過是提醒我們「觀點帶來標準」,留意自己「用什麼觀點看事情」而已,但對我來說卻非常非常受用,這樣的提醒幫助我在往後面對爭議時,先想一下這是「通俗」還是「學術」,很多時候它幫助我比較快地釐清造成爭議的關鍵。

=======================

我們40歲以上的這輩人是臺灣史的「補課世代」,生活在和現在迥然不同的時空,我們讀書的時候沒有上過臺灣史,就算生活中偶有接觸,長輩憑著他們的人生經驗,也會明示暗示你不需要知道臺灣史,多知道無益甚至有害。

因此我有20年的歲月對臺灣史毫無所知,我不知道小學旁的大水溝就是瑠公圳的支流,國中上學路上必經的矮屋是四四南村。

我相信在《斯卡羅》播出以前,我們這一輩的人聽過「羅妹號事件」或「李仙得」的人應該不多,如果《斯卡羅》引起那些不了解甚至不關心臺灣史的人打開手機搜尋一下「羅妹號事件」,知道臺灣原來不是一個封閉的島嶼,而是一個不同勢力為了活下去而結盟或戰鬥的競技場,那麼「通俗」的這部分我認為它已經成功了。

縱使歷史場景上有小錯,應該都是瑕不掩瑜的。

有錯的,未來再有類似的機會,我們再調整就好了,貝多芬不是一出生就會作曲,每個人都是不斷學習、養成的,用讀學術論文的標準來審通俗讀物,好像站錯位置、用錯工具了。

至於故事線混亂,畢竟它不是只有兩集就全劇終了,不妨等一下,看到最後再來評斷。

我們一方面頻頻抱怨為什麼臺灣拍不出《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或《1987》,一方面卻又對剛剛冒出頭的臺灣史影視作品極盡可能地挑三揀四,抱怨程度如何不夠。

不是不能批評,而是我們都知道鼓勵才能讓苗長成樹,一旦有枝枒了,我們才能期待它開出花。

#我們都知道先求有再求好
#但卻要求馬上好
#是不是誤會了什麼

原文出處 蔡蕙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