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時評

收受美國資金建造的香港村落:美經援村


如今我們都知道,收受外國資金是犯法行為,但半個世紀以前,香港確曾接受美國巨額善款,在大埔、長洲、馬灣等多處興建村落,部分取名「美經援村」(CARE Village),鄉事委員會亦曾在建村計劃擔當要角。究竟來自美加的善款,何以落到新界鄉間和偏遠離島?背後如何反映美國在冷戰時期的部署?

這些由美國經濟援助協會(CARE USA)資助建立的村落,多數建於 1960 年代,受惠者以新界離島區漁民居多,部分村落名字清楚說明其身世,如大埔美援新村、馬灣美經援村,長洲亦有三座美經援村,位於鴨洲和青衣的受助村落則以「漁民村」為名。「華僑日報」1968 年 6 月 22 日的報道提到,西貢和三門仔亦曾經建有美經援村。

有別於新界常見的三層西班牙式丁屋,現存美經援村以兩層高徙置平房為主,通常是排屋形式建設,門前通道多為村民共享空間,可用作乘涼、晾衫或曬魚乾等。

抵擋中蘇共產陣營的推進

所謂美經援會,其英文 CARE 的全寫是 Cooperative for American Remittances to Europe,顧名思義是援助歐洲的組織,由 22 個美國慈善機構在 1945 年組成,起初純屬臨時性質,為二戰後歐洲提供糧食援助,得到總統杜魯門公開支持。首批糧食包為軍用口糧,由美國人捐贈予指定的歐洲親友,其後再擴展到救濟歐洲貧苦大眾,德國是主要受助國。

隨著歐洲物資供應回穩,美經援會很快便面臨解散危機,但美蘇冷戰格局形成,卻又賦予美經援會全新使命。德國學者 Heike Wieters 在論著 The NGO CARE and Food Aid from America 1945-80 解釋,1949 年杜魯門發表「第四點計劃」,提出美國有義務援助「發展中國家」,成為美經援會擴張全球的契機。很多美經援會董事也確實期望,救濟工作能夠抵消各地的反西方情緒,以抵擋中蘇共產陣營的推進,避免經濟落後地區骨牌式倒戈。

為配合新使命,美經援會改名 Cooperative for Assistance and Relief Everywhere,截至 1955 年已開設 42 個分會,遍及亞洲、拉丁美洲、中東及北非等地。有賑濟中國經驗的美國教友會(AFSC)警惕,在中國要克服嚴重行政、物流與文化問題,但美經援會堅持於 1949 年 5 月底在廣州設立分會,國民政府卻於同年兵敗。中共強調無需救濟,美經援會亦從此撤出中國,1954 年改於香港和澳門成立支部。

與此同時,美經援會放棄救濟歐洲的初衷,確實令善長仁翁捐獻大減,協會於是愈益倚重美國政府資金支持,金額由 1947 年僅 58 萬美元,暴增至 1951 年的 1,727 萬美元,佔所得總額過半,以致美經援會此後經常被質疑是半官方機構,董事局則致力保證協會的決策獨立自主。

向美國招手求援的鄉委會

以現今標準看來,香港怎也不似是需要救濟的落後地區,但面對戰爭遺下的頹垣敗瓦,港英政府未有完善福利制度,加上成千上萬逃共難民湧入,確實使香港成為國際關注的「自由世界」前哨站。1950 年代可謂香港接受國際救濟的「黃金時期」,美經援會正正活躍其中,於是乎,曾經接濟歐洲戰爭難民的糧食包,陸續轉贈到香港貧民和逃共難民手中,以助穩定香港戰後社會。

50 年代中,翻閱報紙經常可讀到美經援糧食包抵港的新聞,每批以數萬包計。1956 年 9 月 27 日「香港工商日報」便報道,美經援會向亞洲捐贈過百萬個糧食包,香港獲發其中 30 萬個,當中含白米、豆類、乳酪、麥片、麵粉與奶粉,每包重約 23 磅,足夠四口之家一個月需求。每個糧食包都附有便條,列出糧食產地、捐贈者姓名和地址,譯文大概如下:

親愛的朋友:這個禮物是美國朋友 —— 農民、漁民、學生及其他人士 —— 送給你的。我們還記得,我們的祖先曾遭受飢餓與災難的痛苦,他們在困難的時候,得到了海外朋友的幫助。我們今年豐收,我們在感謝上帝之餘,願與你們共享我們的幸福,聊表微意,敬希接納,一個美國朋友謹上。(引自「香港工商日報」1956 年 9 月 18 日)

美經援會工作也涉獵其他範疇,譬如石硤尾木屋區大火後向災民贈予毛毯,或者定期向貧苦學童派發文具等。不過,受助人也不能予取予求,美經援會在 50 年代起特別強調自助原則,提供營生工具與知識,讓貧民和難民能夠改善生活,背後體現美國資本主義信念 —— 努力拚博便可向上流動。

美經援會率先在南韓發展自助社區計劃,1956 年亦於香港提出「漁人自助計劃」,協助颱風受災及逃共來港的漁民自力謀生,如 1959 年向大埔區漁民合作社贈送漁具。

1960 年美經援會擴大援助,首次提議為漁民建立陸上社區,鴨洲漁民新村遂於 1961 年 12 月落成,其背後同樣貫徹自助原則,譬如指導漁民組成改善生活合作社,學習共同治理村務。此後其他美經援村亦多以合作社為基本管理單位,部分則成立私人有限公司。1972 年落成的長洲第三條美經援村,也標榜自助而命名「自助美經援村」。

這類建村計劃紓緩房屋供應壓力,固然受政府歡迎,但鄉事委員會其實也主動成就其事。長洲西灣美經援村碑記記載,隨著戰後捕漁海域所限,長洲漁民收入大減,被迫屈居岸上的破艇,衛生環境惡劣,鄉事會主席周理炳、馮北財、姚啟亨「乃於一九六五年向美國經援會申請資助建費,並由姚啟亨先生廉價讓出耕地,在西灣興建村屋,以圖改善其居住環境,幸賴美經援會以及離島理民府鼎力支持。」

70 年代美國總統尼克遜訪華,逐步解除對中國的圍堵同時,港英政府也汲取六七暴動教訓,在麥理浩時代改革社會福利,香港更一躍成為「亞洲四小龍」,一切都意味著美經援會在港歷史任務將要結束。在這段最後歲月裡,美援捐款多數用於建設鄉郊海堤、道路、社區及康樂中心等。東涌區康樂中心便是 1976 年落成,長洲村民則在 1977 年建了一座欣雨亭,感恩美經援會的多年援助。

1979 年,鄧小平拒絕英國繼續管治香港的建議,向港督麥理浩表明在 1997 年收回香港主權;美經援會同年亦宣告撤出香港,以援助其他更有需要的貧民。一個時代就此伴隨香港經濟起飛、地緣政治改變而驟然落幕。

資料來源
◎Heike Wieters, The NGO CARE and Food Aid from America 1945-80: Showered With Kindness’?,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17

◎王賡武主編:「香港史新編」香港:三聯書店,2017

◎香港工商日報:「美經援協會第二批救濟糧包將續運港」(1956 年 9 月 18 日)

◎香港工商日報:「美經援協會贈給亞洲救濟糧包百餘萬 香港將獲配三十萬包」(1956 年 9 月 27 日)

◎華僑日報:「美經援會擬定計劃 救濟香港難民貧民」(1956 年 11 月 11 日)

◎華僑日報:「大埔區漁民成立合作總社 美經援會贈送生產漁具」(1959 年 4 月 15 日)

◎華僑日報:「大鵬灣鴨洲島漁民新村落成 自來水啟用禮」(1961 年 12 月 3 日)

◎華僑日報:「長洲西灣美經援村落成 五十貧家安居」(1968 年 6 月 22 日)

◎華僑日報:「姬達表揚美經援會工作 廿五年在港建樹多 改善市民生活質素 經援會即將結束在香港事務」(1979 年 6 月 16 日)

原文出處 C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