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河南爆發豪雨洪災,死傷人數持續增加,其中鄭州京廣路隧道淹水畫面尤為驚悚,事故路段有大量車輛堆積,具體遇難數字仍未確定,翻開中媒過往報導,曾稱京廣路是智慧隧道,如今相關報導已經全都無法觀看。
中官媒《人民網》今年曾報導京廣路隧道的智能管理設備,並稱其「會思考會說話」,當時報導指出,在鄭州隧道中心指揮大廳可以看到,有螢幕標示出各隧道的風機、水泵、照明等設備的數據,而京廣路隧道是當時最完善的智慧隧道,能感知到惡劣天氣突發狀況。但目前點進網頁已無法看到新聞。
此外中國2015年還展開海綿城市計畫,也就是用可滲透的路面替換掉原先鋪路材質,另外也在都市增加綠地,並興建池塘與恢復濕地,希望藉此吸受多餘的水,但近日卻仍然釀災,有不少專家提出看法。
《路透》報導,中國的主要城市中有98%都容易有水患問題,環保團體憂心,因為全球氣候變遷,未來降雨數據恐怕會繼續打破紀錄,中國許多城市目前防洪都是依靠水壩,但紐西蘭水文學者格里菲思(James Griffiths)認為,應該要考慮洪泛區與自然盆地的功能。
至於海綿城市為何失效,寧波諾丁漢大學地理科學副教授陳加信認為,海綿城市能夠應對一天約180至200毫米的降雨,但對這次的誇張降雨可說是無能為力。
原文出處 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