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得到最大的啟發在於:老師終於知道知識未必是上課的絕對,而是…如何自己和教導學生面對未知未來,解決問題~繼續且持續自學的能力。
套一句話,如果老師命比較不好,隨時命在旦夕,學生仍要知道如何面對生命的困境,想辦法繼續自學,遠距教學是解決的方法之一。
疫情來得好不如來得巧,手忙腳亂動手實作下,老師也才有被啟發:
改變腦袋的關鍵觸媒哪?
改了學生繳交的線上作業:
一來,比較衛生。
二來,對於英打比中打,或寫字快很多的我來說,改作業更簡單。
而且,不避浪費紙張,且檔案(如果硬碟沒壞),可以永久保留。
學生或家長,會比較清楚學習歷程,且易於回顧。
想到我N年前輔導的小外國人,就已經在用iPad上傳作業及修正,我發現美國私校在科技運用於學習大概快台灣3年,不過既然我發現了,就不會落後太多,甚至急起直追。
教育人員需要先被啟發,面對未來,我們的準備永遠都不夠。疫情下教學的趣味性和學新工具的迫切,多少喚醒了教育須具備“熱忱”的初衷。
往後科技運用在現場教學,無論混搭預錄或其他,可以漸漸無縫進入教學的收割期,俗稱“省力模式”呢?
感覺啟示也是沒有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