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Cultured meat)是近年廣受關注的新興技術。透過生物工程技術,在實驗室就可以培植出動物的肌肉組織,能大大減少畜牧用地和能源消耗,更可能有助解決全球糧食危機。在未來,人們或可輕易在餐廳享用人造肉,而史密森尼學會雜誌就報道,有商家看準另一個人造肉市場 —— 寵物飼料。
在 2020 年,美國有約 67% 的家庭至少飼養一隻寵物,6,340 萬戶有養狗,4,270 萬戶養貓,當中不少是兩者皆有。報道提及,雖然人們愈來愈有意識要保護貓狗,選擇領養而非購買寵物,但農場裡的禽畜就要面對截然不同的命運,除了會成為人類食糧,還會被製成寵物飼料。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地理學教授 Gregory Okin 在 2017 年統計過,若果美國貓狗自立為國,牠們的肉食消耗量足以排名全球第 5,過程中產生 64 噸二氧化碳。
美國很多寵物主人和寵物用品公司都意識到環保問題,根據紐約大學的研究,以符合可持續性為招徠的寵物食品銷量,在 2015 年到 2019 年之間急增 70%;相比之下,沒有可持續性聲明的產品銷量,增長就只見 30%。Because Animals 行政總裁 Shannon Falconer 向史密森尼學會表示,寵物食品市場的走勢,其實緊隨人類飲食業的發展。人們把家中寵物視家庭成員,當自己想過更正念、更環保的生活時,也會想寵物跟隨。
2014 年,Falconer 於麥瑪斯達大學完成化學生物學博士學位,兩年之後就成立 Because Animals,希望為全球寵物提供更健康和環保的糧食。現時寵物飼料的選擇很有限,理論上,人類不吃肉也足夠生活所需,但貓狗皆是肉食動物,要吃肉才可以生存。Falconer 就把目光投放到人造肉技術,她們會在活生生的動物抽取一小部分細胞組織作樣本,再培植人造肉。貓糧的話,就以老鼠肉為藍本,狗糧則用兔肉,以貼近自然環境的狀態。
Because Animals 會為細胞注入蛋白質、維他命和其他所需營養,再放入如動物子宮的生物反應器,細胞會慢慢成長為肌肉組織,變成具營養價值的人造肉。除了 Because Animals,Bond Pet Foods 也以人造肉技術製作飼料。他們會在農場收集雞隻血液樣本,提取 DNA 分離出所需的蛋白基因,透過「微生物發酵」(microbial fermentation)技術,在蛋白基因溝入酵母、糖、維他命和礦物質再放進發酵罐,生長到一定水平,就會把蛋白質磨粉,製成飼料。
Bond Pet Foods 行政總裁 Rich Kelleman 表示,過去 Impossible Foods 和 Beyond Meat 等素肉公司,成功改變了很多人的肉食習慣,向人們展示牛肉的味道和質感可怎樣被仿造出來,為包括他自己在內的後繼者開創了很多嶄新機遇。不過當 Beyond Meat 的產品可以在全食超市等美國商店輕易買到時,人造寵物飼料則尚未上架。Because Animals 計劃在 2022 年試售少量人造老鼠肉貓糧,Bond Pet Foods 就放眼到 2023 年。
Falconer 向史密森尼學會提到,要減少全球碳排放,寵物食品業必然需要革新,而人造肉就提供了一個更環保、更符合動物權益的選項。美國大型肉類商會「北美肉類協會」(North American Meat Institute)發言人回應指,人造肉製品應同受美國農業部監視,上架時要貼出清楚標示,令消費者可以分辨哪一種產品最能滿足他們所需。
原文出處 C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