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在台南不會跟人戰牛肉湯,我在中部也不敢跟人戰肉圓。
從佳里一直北上到苑裡,這條南北狹長超過百公里的區域,油泡肉圓風格一致,但撥開那層皮,內餡都不同,吃肉圓的趣味,也就在那裡料入口的一瞬間。
昨日從苑裡回台南的路上,在彰化短暫停留,選擇鄰近步行可及的中正路北門口肉圓。
但我才到店門口,馬上就被嚇到。
店裡的肉圓,個頭碩大,炸好後都能站得挺挺的神氣十足,中間那油鍋,沸騰滾燙著,肉圓在裡頭不斷轉身,老闆雖不時翻動,但依舊有部分炸得微焦。
這顆肉圓是正宗油炸而成,像是讓油恢復原有的尊嚴,馬力十足,跟油泡肉圓完全不同。
店裡坐滿了人,我在一張小桌找到一位容身,侷促小位不能自在,但見肉圓分大小兩種,售價個是一百與五十,相當驚訝。一百元肉圓即刻下單。
所有的肉圓在剛上桌時,都無法度其縱深,一百元的肉圓除了比較大顆,目視也看不出更多的特色。
但當第一口略嫌脆焦的肉圓入口後,我覺得這顆肉圓就算賣兩百元,我也吃!
那是因為過於滾燙的油,讓外皮變脆,但內裡依舊讓地瓜粉、太白粉與米漿製成的肉圓皮,保持Q嫩的口感,口感反差極有趣味。
肉圓內料在高溫油炸的逼脆下,豐富的餡料:豬後腿肉、干貝、中興嶺香菇與蛋的香氣,全被釋放出來,且完全不經水分介質的稀釋,我在撥開外皮時,就已聞到香菇香氣,這是前所未有的經驗。
彰化肉圓店家多,各自喜好不同,但北門口肉圓,很具自我特色,即便我估計這百元肉圓大概很難作為日常小吃,但卻成為識別度極高、自成一格的風味。
後來我才知道這間創業超過五十年的肉圓店,初始老闆原是酒家大廚,廚藝道途見識甚廣,這顆肉圓因此一面世就不平凡,像是從宴席中抽離的一道菜。
這即是他們提供的湯類,不是丸子菜頭貢丸之類的,而是由油鍋旁一鐵蒸籠慢燉而成。他們的骨髓與豬肚湯,都被蒸蛋包裹著,這是餐廳的手路,應該也與創始老闆的背景有關。
我在北門口肉圓只是匆促的吃了一顆肉圓,停留不過二十分鐘,但那高溫油炸下的脆皮的內裡,豐富的口感體驗,盛滿的華麗內餡,已經重新界定了我對於肉圓的想像。
原文出處 謝仕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