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去金山祖墳掃墓,經過大埔,我媽說她小時候空襲時從基隆「疏開」(台語音soo-khai)到這裡。
台語「疏開」源自日語,日文漢字也是「疏開」(そかい,sokai),發音很接近。
「疏開」是和製漢語,指空襲時都市居民疏散到鄉下,以減少傷害。
我想起我在1997年訪問基隆廟口資深小吃攤販,也提及二戰末期廟埕攤販停業,因為食物改成配給,攤主也「疏開」到鄉下。
「疏開」一詞在二戰末期被台語吸收,但戰後卻逐漸轉為戲謔用詞,即開溜的意思。例如「看毋是勢,趕緊疏開」,看情勢不對,趕快偷偷溜走。
上面寫到二戰後期台灣人因逃避空襲從城市「疏開」到鄉下。請問當時空襲台灣是哪國的空軍?這是個老笑話,因為曾有人說在抗日時代當然是日本。
當時台灣由日本統治,空襲台灣主要是美國空軍,還有蘇聯空軍也曾轟炸松山機場,但因蘇聯並未對日本宣戰,所以飛機漆上中華民國國徽。
我想到當時海上也有戰爭犧牲者。1943年,「高千穗丸」在基隆外海被美軍潛艇擊沉,近千人罹難。
高千穗丸是當年日本「大阪商船會社」的豪華客貨輪,行駛基隆、神戶定期航線。高千穗丸事件發生時,日本因擔心被認為海軍無力防衛而管制新聞發布,美國則單方宣稱此船有軍事用途才發射魚雷攻擊。
戰後發生國共內戰,1949年從上海開往基隆的「太平輪」,在舟山群島海域沉沒,也是近千人罹難。這兩艘未能抵達基隆的大輪船,我在寫《台灣史新聞》(2013年初版)一書時都特別放入。
基隆已設立「太平輪遇難旅客紀念碑」,而高千穗丸事件幾乎被遺忘了。
當年,大阪商船會社基隆支店位在基隆驛(火車站)附近,日本郵船株式會社基隆出張所(今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對面,但在二戰時遭空襲炸毀。
原文出處 曹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