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時評

吳幸如 : 上山之虎頭蜂守則

浸水營古道應該是我在進入屏科大森林系擔任專任教師前,除了玉山群峰外,帶團走過最多次的地方了。每次團隊大至超過40位,少則4位;年紀從小一到70多歲。看到昨日的新聞,頗感遺憾。

開設山林安全課程時,常常叮囑學生:台灣山上最可怕的不是毒蛇猛獸,而是小小的虎頭蜂。也常提醒學生別輕易聽信一些江湖傳說,甚至最近幾次直接請到郭熊大大來跟學弟妹分享九死一生的經驗。

其實我的森林人生不論是研究調查還是登山,身分幾乎都是領隊,總走在隊伍最前方。遇過無數次虎頭蜂,幾乎每趟總會遇上幾隻在你身邊沒有惡意的嗡嗡繞著。讓我特別有印象雖不多,但每次都十分驚險。

第一次,是當我還是菜鳥時,每隻虎頭蜂都讓我感到害怕,所以特別警覺。那時上山一趟少則10天,多則逾月。在那物資匱乏與貧窮的年代,只能靠自己背負重裝備跟糧食上山,日常炊事只能依靠山林的薪柴收集。一天,我看見有新倒木橫臥在步道上,便興奮地拾起專心修枝砍柴。突然隨著柴刀叩叩的砍木聲,我也聽到身後異常嗡嗡聲。猛一轉頭,看見大概20-30隻就在近身不到15公分處,最近的那隻距我眼睛不到五公分,差點讓我變成鬥雞眼。這氣勢顯然正準備攻擊我。幸虧當時只有我一人,還有「瓦拉米一陣風」的本事,雖然回程的方向會迎面撞上蜂群,我還是馬上放下手上的枯枝,低頭繞過蜂群,靠著飛速狂跑而躲過一劫。自此,每次的砍草砍樹,我都非常小心,留著耳朵聽身邊動靜,也注意四周是否有蜂巢。連走路都輕輕的、小心翼翼。

另一次在叢林自行開路探勘時,在一處有著大闊葉樹、底層生長茂密冷清草的平坦美麗森林中,正讚嘆著這雨後美麗的綠,我走近倒木正準備繞過時,突然看見腳下數隻體型碩大的土蜂拔地而起,氣勢洶洶動作迅速地迎面猛攻而來。當時也是靠著機敏的反應跟飛毛腿躲過一劫。事後有位布農朋友說他曾有隻土狗被土蜂咬了一口後,很快就口吐白沫掛了。還有族人曾被叮兩三隻,也走了。自此我走過森林下倒木也會非常非常注意有無土蜂巢穴,特別是稜線大石或倒木下是否有特別乾燥的地方。一針斃命的故事,在我心底還是留下陰影。

第三次,帶團時莫名奇妙被鑽進雨鞋的蜂叮了一口,我反射動作拍死後才發現是虎頭蜂。然後我拿出孫老闆沒收代言費卻時常廣告的百寧油擦抹患處,同時吩咐隊員輕聲快步離開。我猜應該只是隻倒楣的獨行軍,因為傳說中拍死虎頭蜂後會發出死亡費洛蒙呼喚傾巢大軍的場景並沒有發生。事後查閱資料,才知這是其中一個錯誤的江湖傳說。

陸續在帶團累積更多經驗後,我發現原來還有不實的江湖傳說廣傳在登山界中,包含:「不要穿鮮豔的衣服」因為會惹來虎頭蜂。錯錯錯!帽子衣服能多亮就穿多亮。
我猜有前輩將「女性」、「鮮豔衣物」跟「喜歡把自己弄得香香的—散發出吸引蜂群的氣味」做了不適當的連結。這時有另一個重點是:上山盡可能「不要那麼香」,首先當然是香水,還包含洗面乳、洗髮精等。

總結:
01. 走路盡量輕,眼觀四面耳聽八方。
02. 不要隨意拉扯或撞擊路邊的樹
03. 注意林下特別乾燥的地方,盡可能避免近距離靠近。
04. 盡可能穿亮的衣服,特別是帽子。
05. 爬山再熱還是要「一定要戴帽子」保護頭部!(這還有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幾則真實被叮的故事可分享)
06. 上山不要噴香水,洗香香是下山後的事
07. 遇到單兵不需慌張,除非是體型碩大的土蜂才需跑起來
08. 遇到蜂巢安靜通過;遇到失去巢穴的蜂群則儘量遠離,就算因此得離開稜線或步道都不得不為,千萬不要心存僥倖。
09. 請看郭熊大大的貼文—關於事後處理前之準備 請點按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t4df73hWpcPm8jCu/
10. 可參考孫老闆的建議,據說用過都說好用(包含我)
11. 如果準備上山在野地過夜,請記得帶米酒跟筷子。因為若遇到夜間出現在營地內,圍繞在睡袋旁邊久久不去的虎頭蜂,就可以⋯⋯

以上分享。祝福大家平安。

原文出處 吳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