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時評

紐時:賴清德就任總統,兩岸關係走向與臺灣民主未來成焦點 20240520

臺灣總統賴清德週一宣誓就職,誓言要在面對中國壓力和海外戰爭肆虐的情況下保持臺灣民主的安全,這些壓力和紛爭給西方的持久力帶來了不確定性。

在就職演說中,賴清德在臺灣應如何維護與中國的脆弱和平問題上時而表現出時而和解、時而強硬的姿態。中國聲稱臺灣是其領土。他表示希望與北京舉行會談。但他提出了中國領導人不太可能接受的廣泛條件,並誓言臺灣將繼續與其他民主國家建立關係,同時加強對抗中國的軍事集結。

賴清德說,臺灣決不能“有幻想”。

“即使全盤接受中國的主張,放棄主權,中國併吞臺灣的企圖並不會消失,”他說。“面對來自中國的各種威脅滲透,我們必須展現守護國家的決心。”

國台辦迅速譴責了賴清德的言論,指責他“煽動兩岸對立對抗”。

許多臺灣民眾希望與北京保持穩定的關係,並希望賴清德政府集中精力解決臺灣的經濟和社會弊病。但即使有華盛頓兩黨的大力支持,與賴清德的前任蔡英文2016年上臺時相比,臺灣仍面臨著一個更加危險的世界和一個更加強大的中國。

臺灣總統賴清德週一宣誓就職,他面臨著如何在動盪時期確保臺灣民主未來的艱難選擇——國外戰火不斷,美國國內對美國的全球安全優先事項存在分歧,而在如何維護與中國大陸脆弱的和平上,臺灣內部也存在政治分歧。

賴清德在一個早間儀式上開始了臺灣總統的四年任期,隨後在臺灣臺北的總統府大樓外發表就職演說,向觀眾闡述了他的優先事項。

他已作出表示,稱將繼續加強與華盛頓和其他西方夥伴的關係,同時抵制北京的威脅並加強臺灣的防禦。然而,如果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拋開他的關鍵先決條件:臺灣承認自己是中國的一部分,他也可能會向北京伸出試探性的橄欖枝,歡迎重啟談判。

“整體而言,我們會看到國安和兩岸外交方面是強調一致性,”賴清德領導的民進黨國際部主任、新領導人的發言人李問說。

但64歲的賴清德在努力堅持其前任蔡英文制定的方針時面臨著障礙。
蔡英文和賴清德都屬於民進黨,該黨主張臺灣與中國分治。不過,賴清德的性格有所不同:在公開場合更加圓滑,在外交政策談判方面經驗不足,而且經常發表好鬥言論,這些言論可能會反過來給他造成麻煩。他還必須應對兩個更有底氣的反對黨,這兩個黨在今年年初贏得了立法院的多數席位——這是蔡英文在擔任總統八年中從未面臨過的挑戰。

2016年蔡英文上任時,習近平的強硬政策開始激起西方的反對,但現在西方國家也受到烏克蘭和中東戰爭的壓力。習近平一直在尋求削弱針對中國的聯盟。美國即將舉行的選舉增加了其外交政策方向的不確定性。

“對於2024年的賴清德來說,國際環境比2016年的蔡英文更加令人擔憂,”斯坦福大學智庫胡佛研究所研究員祁凱立(Kharis Templeman)表示,他的研究領域是臺灣政治。“烏克蘭戰爭、中國轉向更嚴厲的國內壓制、美中關係惡化,以及過去八年的兩岸敵對,都讓賴清德陷入了更加困難的境地。”

北京已經明確表示,相比于蔡英文,它更討厭賴清德。在未來幾周和幾個月內,它可能會加大對臺灣的軍事和貿易壓力,試圖削弱其總統地位。習近平手下的官員還一直在積極爭取臺灣反對黨國民黨,該黨主張與中國大陸建立更密切的關係,並在今年的選舉中贏得了臺灣立法院的最多席位。

雖然賴清德不是中國官員所描述的那種魯莽的煽動者,但他們不會忘記他曾在2017年說過,自己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曾在美國在台協會(華盛頓與臺灣沒有正式外交關係,該協會是事實上的大使館)擔任會長的酈英傑(Brent Christensen)說。

“北京什麼都記著,而且非常不信任他,”現在楊百翰大學擔任兼職教授的酈英傑說。“他們將在未來幾年繼續考驗他。”

出席賴清德就職慶典的賓客中包括美國官員和政要,以顯示華盛頓對臺灣的支援。

美國國會最近批准了一項補充支出計畫,為烏克蘭和以色列提供資金,為臺灣提供81億美元的軍事援助,並加強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存在。臺灣國防部上周表示,美國和臺灣海軍的軍艦上個月還在太平洋舉行了聯合軍事演習。

賴清德身邊的官員說,美國對烏克蘭的持續支持不會威脅到臺灣與華盛頓之間的安全命脈。他們說,情況恰恰相反。

“這種捍衛民主的堅定決心,不會減損對臺灣等地的防衛,”即將離任的臺灣外交部長吳釗燮最近在《外交事務》上撰文稱。“事實上,這是對北京方面冒險主義的關鍵威懾。”

即便如此,臺灣仍在爭論未來幾年裡美國能在多大程度上幫助臺灣建設軍事力量,與此同時,美國還要關注烏克蘭和以色列-加沙的戰爭,這兩場戰爭預計都不會很快結束。

據華盛頓智庫卡托研究所的埃裡克·戈麥斯和本傑明·吉爾特納估計,截至4月底,未交付臺灣的美國武器和軍事裝備訂單已增長到近200億美元。戈麥斯在電子郵件中說,國會最近批准的對臺灣的額外撥款將“有所幫助,但不是靈丹妙藥”。

賴清德在臺灣的反對者說,他冒著把臺灣推入安全死胡同的風險——既無法與北京對話,又沒有為任何對抗做好準備。最近訪問過中國大陸的國民黨臺灣立法委員傅崐萁指出,烏克蘭是前車之鑒。

“自古以來沒有一個小國家小地區的人民去跟旁邊最大的國家,去跟他對抗,”傅崐萁在接受採訪時說。“兩岸開戰真的符合美國人的利益嗎?我實在不認為,而且美國要同時面對三個戰場,有可能嗎?”

臺灣國內的政治分歧可能會拖累賴清德的政府,這在上周的臺灣立法院得到了激烈的展示。反對黨的議員們就審查政府官員的新規定提案相互推搡、大喊大叫、大打出手。

臺灣政府官員和許多專家說,在賴清德上任後,臺灣不太可能立即與北京發生衝突。習近平希望穩定與華盛頓的關係,並把重點放在修復中國經濟上,這降低了他在臺灣問題上冒險的意願。

目前,習近平可能會對臺灣施加軍事、經濟和政治壓力。近幾個月來,中國向靠近大陸、由臺灣控制的島嶼金門附近派遣了海警船,此舉旨在恫嚇臺灣,同時避免引發可能把華盛頓牽扯進來的衝突。

幾位專家說,賴清德或許可以通過在就職演說中提出一些安撫性的措辭,從而遏制與北京的緊張關係。這可能包括強調他對憲法的承諾,根據憲法,臺灣被稱為中華民國。其他與賴清德關係密切的人對兩岸關係能否取得重大改善持懷疑態度。

習近平“就是要推動統一,而且他要有進展,”臺北政府資助的智庫遠景基金會主席賴怡忠(與賴清德無親屬關係)說。“ 這部分臺灣是不可能會再讓步的。所以這是賴清德他現在在處理對中國關係上面所面對的難題。”

原文出處 紐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