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MOVIE

蘇弘恩 導演作品【靈山The Mountain】

【靈山The Mountain】
2015│臺灣TW│彩色color、黑白B&W│73mins│保護級
導演:蘇弘恩


《靈山》(2015)是擁有一半原住民太魯閣族、一半閩南漢族血統的臺灣導演蘇弘恩所執導的第一部紀錄長片,內容透過導演的外祖父Teymu Teylong這位出生於日治時代花蓮見晴部落的老獵人的視角,娓娓道出自己從出生、成長、結婚、生子、在鄉務農、赴遠洋討生活,隨後告老還鄉還做過建築、板模等勞力,才逐步蓋好現有的房舍的生命故事。本片在數位化影像高度發展的今日,導演選擇回歸16毫米電影膠卷拍攝,並透過長鏡頭、現場收音與沉穩的配樂設計,呈現山林莊嚴靜謐的姿態,以及原住民部落平靜素樸的日常時光,彷彿重現80、90年代那段臺灣新電影時代導演特有的寫實美學、人文關懷與批判觀點。

導演在2016年《靈山》以新人之姿,獲得TIDF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華人紀錄片獎中的評審特別獎。當時他獲得的評語為「導演蘇弘恩以詩意的影像語言及對於影像藝術的高度信任,情感節制地面對及探討原住民的處境」。這部紀錄長片透過太魯閣族獵人耆老的個人生命自述、日常寫實與文獻影像,客觀地爬梳臺灣1930~2014年百年來的殖民與解殖民歷程,並觸及當代原住民族的土地正義、歷史記憶、祖靈信仰、巫師祭儀、山林智慧與部落現況,對於理解當前臺灣民主化進程中重視的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及多元族群和解共生的人文價值,具有相當重要的教育意義。

影片中,蘇弘恩透過緩慢近乎不動的鏡頭、安靜地跟隨著外祖父Teymu Teylong日夜穿梭在部落、工寮、田間,詳實紀錄目前原住民部落的現況與生活樣態。不僅呈現外祖父辛勤養雞、養豬、耕田、灑掃的勞動日常,也捕捉到他入山前,委請巫師宰殺牲畜、祭告祖靈,祈求保守人身安全的虔誠態度。同時,鏡頭也跟隨著外祖父的腳步,到達人煙罕至的森林裡,看著他以年邁卻精實的身體,穩健地移動於顛頗崎嶇的山路,並熟練地鋪設陷阱、捕捉、搬運、解剖獵物,再再體現傳統太魯閣族獵人與自然共存共生的民族精神。

然而,在影像呈現的歲月靜好片刻中,導演也呈現外祖父的過往與現在經歷的悲傷經驗與場景,交錯剪輯國家敘事下的國策文獻影像與新聞影片,以不證自明的方式,隱約批判百年來殖民史觀中,對原住民族個人與集體生命造成的隱而不見的歷史傷痕與殖民遺緒。例如:外祖父到診所看病時,對醫生說出自己因長年積勞成疾無法治癒的病痛身體;在口白中提及自己為了維持家計棄農改跑遠洋漁船,卻因為長年旅居海外,從高雄搭火車回花蓮時,竟然一時無法認出搭同一班火車的大兒子與未曾謀面的孫子;帶著導演到充滿基督教意象與漢族姓氏的墓園探訪妻子時,轉身細數公墓中家族多位因車禍意外早逝的年輕生命;以恍如隔世般的呆滯神情看著電視中陌生的台語劇與華語新聞,整部影片中,外祖父與身為孫子的導演之間無法使用母語對話,只能用外來語中文溝通。

此外,文獻影片中不同殖民時期的國策宣傳搭配霸權式的口白與今日看格外諷刺的輕快音樂,陳述著殖民者以扁平化的二元對立價值,試圖合理化殖民時期的種種不公義舉措,並將原住民族視為一群原始無知,亟待現代國家教化改造的一群人。例如,日本帝國以「番族」、「高砂族」稱原住民族,並對其施行日語教育、慣習改革、貨幣制度及水田耕種等的皇民化政策;國民政府來台後,為「改善山胞陋習與不合時宜的舊慣」強制推行生活改造運動,並以刻板印象指稱原住民族有酗酒、懶惰、不衛生、農業形式原始、服飾落後及住宅簡陋等的主觀批判;並以八零年代解嚴前後,風起雲湧的原住民族街頭運動及警察對峙的歷史畫面,控訴國家暴力長久以來對原住民族主權、文化、身分認同與傳統領域的侵害。

最後,影片中呈現處於2014年的今日,由於民主化社會對原住民族文化與傳播權的重視,使得外祖父終於能從日語、華語、閩南語等外來語言的媒體資訊之外,看到原住民族電視台播放屬於自己母語的族語新聞。然而新聞中也出現原住民立法委員批評原民台節播報的社運專題影響政黨的政治人事安排,因而凍結原民台預算,隱約透露原住民社會內部因現代黨派或其他利益團體組織所產生的意見歧異,將成為當代族人亟需自省的重要議題。透過個人生命史與國家大歷史交錯的方式,蘇弘恩以沉靜詩意的電影語彙刻劃外祖父作為一名恪守祖靈信仰(Gaya)、歲時祭儀及狩獵文化實踐的太魯閣族男子,如何在不同殖民政權的流轉及大環境社經結構的不斷變遷中,維持個人與家族的生存與適應,並展現出原住民族古老恆常的山林智慧與心靈韌性。

引導問題思考
蔡英文總統為什麼要在2016年8月1日「臺灣原住民族日」以國家元首身分向原住民族道歉?
臺灣原住民族日的由來與意義為何 ?
請嘗試發掘太魯閣族的地理、人口、歷史、文化、祭儀與信仰中的特別之處。
當代社會對原住民族的狩獵文化存在什麼樣的正、反討論意見?
太魯閣族現今面對最重大的環境正義議題為大規模的礦業開發,該怎麼看這個問題 ?
什麼是國策電影?國策電影的特色、成因、意圖與批判?
嘗試發掘電影技術從發明至今有什麼樣的演變?(35毫米、16毫米、8毫米膠卷、類比磁帶、數位影像、VR ; 彩色黑白、無聲、有聲…..)
撰文:思嘎亞‧曦谷Skaya Siku

原文出處 國影中心

蘇弘恩
蘇弘恩,出生於台灣,原住民跟閩南人的混血兒,穿梭在兩種身分之間,讓他可以從不同角度來觀察這個世界。時常跟著太魯閣族的外祖父上山工作,喜歡描寫人與土地的關係。目前專注於社會議題與環境議題的創作。

======

《說再見的話》紀錄片獲「世界母語日影片」首獎
2016/02/19 15:07
「外公再見!」鏡頭中的孫子用華語跟外公再見,只見83歲太魯閣老人一臉漠然,但當孫子改用太魯閣母語跟外公再見時,祖孫之間的親密情感浮現…29歲紀錄片導演蘇弘恩以家人之間道別的再見切入,拍攝自小在部落長大的孩子到都市中,漸漸遺忘自己的母語及文化《說再見的話》紀錄片,今天獲得教育部頒發「世界母語日創意概念影片」首獎。他笑說,這部半自傳的紀錄片,靠的是外公及舅媽當志工演員,首獎有10萬元獎金,可以請他們吃大餐表達感謝。

2月21日是世界母語日,教育部舉辦影片徵選比賽,今天下午舉辦頒獎典禮。社會組第一名是蘇弘恩的《說再見的話》,他表示,母親是太魯閣族人,他的童年在花蓮萬榮的西林村長大,後來他搬到新竹,在設計劇本時,就把自身的成長經驗融入,小孩返鄉探視外公和母親,要說再見時,自然地用了華語,後來母親小聲提醒下才改用母語和外公說再見,祖孫之間的距離因為一句母語再見而重新拉近。

蘇弘恩表示,他自己演劇中的孫子,為了學好母語,還和小學生一起上課,拍這部一分鐘的影片是想喚起大家對母語的重視,族群的存在和母語有緊密的關係,年輕世代能用母語和長輩交談,保存母語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屏東大學研究生楊婷安以《客骨閩心好朋友》獲得學生組首獎,她拍攝兩個幼兒園的小女生,一個說客家話,一個說閩南話,彼此卻各自用自己的母語交談,不僅聽得懂對方說的,還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楊婷安表示,她把小小孩自然的互動拍入影片中,很意外拿下首獎。評審肯定其劇本簡單卻十分動人,讓人看見新時代和新希望。

原文出處 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