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FOOD

曹銘宗 食在台灣 : 考柳葉魚

昨晚在Fireweeds 野草居食屋吃烤柳葉魚,真的是「腰瘦」又好吃的魚,其魚名由來,我做了小考證,敬請指正。

聚餐的日本作家栖來光,送我一本她最近在日本發表、介紹台灣季節生活文化的新書《台湾りずむ:暮らしを旅する二十四節気》,期待中文版很快問世。

難得與光子一起吃日本料理,對我是學習的機會,因為我很想分辨「日本料理」與在台灣創造的「台式日本料理」。

我一直拍照,不斷問話,但吃的沒有比別人少,這是多年練就的功力。

烤柳葉魚上菜時,光子說「柳葉魚」是日文漢子,源自日文「シシャモ」(Shishamo),本是北海道原住民族「アイヌ」(Aynu,中文音譯阿伊努族)的語言。

(北海道漁場盛產的鮭魚,日文稱「サケ」(Sake),有一種說法也是源自阿伊努族的語言。)

1913年,北海道大學教授疋田豐治發布此一新魚種,傳說阿伊努人在捕撈鮭魚時遭遇到困難,向神明祈禱,柳葉就脫落掉下化成了魚。

柳葉魚(Spirinchus lanceolatus,英語Smelt)產於北海道太平洋沿岸,產量不多,連在日本都不容易吃到。

另有一種很像柳葉魚的毛鱗魚(Mallotus villosus,英語Capellin),日文稱之「樺太柳葉魚」(カラフトシシャモ,Karafutoshishamo)。此魚產於太平洋、大西洋、北極海的寒帶海域,在北海道產於鄂霍次克海沿岸。日文「樺太」、「樺太島」就是庫頁島。

日本與台灣都有從冰島、挪威、加拿大進口篩選帶卵的毛鱗魚,價格比日本柳葉魚便宜很多。

台灣曾音譯「柳葉魚」日文發音Shishamo為「喜相逢」,但在台灣吃到的大都是日文稱為「樺太柳葉魚」的毛鱗魚,一般習慣仍稱「柳葉魚」。

*壽司使用的「蝦卵」,以前是飛魚卵染色,後來改用便宜的毛鱗魚卵染色。

原文出處 曹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