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時評

香港20歲以下新登記選民大跌逾5成 有年青人指反映對選舉制度不信任

香港選舉事務處上星期二公佈臨時選民登記冊顯示,香港登記選民人數連續第二年下跌,由去年超過441萬人下跌約8萬人至今年的接近433萬人,跌幅接近1.9%,當中“首投族”即是18至20歲新登記選民的跌幅最大,錄得超過52%的跌幅。有今年18歲的年輕人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新選制下能夠“入閘”參選的候選人都要得到選委提名以及通過資格審查,而且今年底的區議會選舉地區直選議席大幅削減超過8成,年輕人不願意登記成為選民,反映對新選舉制度的不信任。

2021年初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大幅修改香港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後,香港政府大幅削減前年的立法會選舉,以及即將在今年12月舉行的區議會選舉直選議席,並且引入候選人資格審查等制度,香港登記選民人數在過去兩年大幅下跌。

香港18至20歲登記選民大跌逾50%
據香港選舉事務處上星期二(8月1日)公佈的臨時選民登記冊顯示,香港登記選民人數連續第二年下跌,由去年超過441萬人下跌約8萬人至今年的接近433萬人,跌幅接近1.9%。由2021年至今,臨時選民登記人數已經下跌超過14萬人。

在12個年齡組別當中,最年輕的“首投族”即是18至20歲的選民人數跌幅最大,較去年的5萬4千人下跌超過52%,到今年只有2萬6千人;與2020年社運後最高峰期的12萬人比較,跌幅接近8成。

21至25歲的組別,錄得超過1成的跌幅,減少至今年的大約21萬6千人;26至30歲的組別,亦錄得3.5%的跌幅,下降至今年的31萬6千人。

累計這3個年齡組別的登記選民人數,與去年比較合共下跌超過6萬4千人,今年總計約有55萬8千名選民,佔全香港選民數約13%。

高中畢業生指是否登記選民社會沒共識
今年18歲的高中畢業生阿壹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他沒有做選民登記,一方面是因為“懶”,另外也有多方面的考量,包括如果選民登記人數多,但是投票率低,以2021年底的立法會選舉為例,投票率只有3成左右,反映香港人對新選制的投票意欲低。不過,阿壹又表示,他覺得是否登記做選民社會上未有共識。

阿壹說:也有一個原因是同其他人拿不到一個共識,即是又不知(道)其實社會可能大部份的人是打算怎樣,即是可能是打算連選民都不登記,其實因為如果連選民人數都低的時候,按人口比例來看,即是人口都還是這麼多可能700多萬,但是選民登記人數都還是很低的時候,都可以(營)造到那個較果出來讓大家、讓國際社會也好,或者給其他人看也好,就是知道其實現在的(香港)人是投票意欲低到連選民都不登記了,即是都可以造到這個效果,但是可能又給政府一個藉口,就是我們(香港)現在人口流失得“勁”(厲害),所以就沒有人投票那樣,(我)最後就都是沒有登記(選民)。

年輕人對新選制不信任
阿壹表示,很多香港年輕人不願意登記選民,也反映對新選舉制度的不信任,尤其是候選人必須得到選委提名,又要通過資格審查,而今年底舉行的區議會選舉,地區直選議席大幅削減,以他所屬的灣仔區為例,只有兩個直選議席,他認為能夠“入閘”的候選人未必會盡力反映民意。

阿壹說:這個選制有很多東西值得懷疑,不是值得懷疑、是不值得信任,首先參選人的提名已經要選委提名,跟著又要資格審查,其實出來選被人資格審查,不外乎都是民建聯、工聯會、新民黨這些,其實都是建制你讓我投些甚麼呢﹖以及就算出來自稱是民主派的人,我覺得都不會好到哪裡去,因為他能夠通過資格審查、背景審查,能夠讓你“入閘”(參選)的都不會是一些可能為民生很激進的人,所以我覺得都沒甚麼投票意欲或者這個想法。

今年12月10日舉行的區議會選舉有重大改變,直選議席由上屆的452席大幅削減超過8成至88席,選舉制度由以往的各選區單議席單票制,或為“雙議席單票制”選出,每區得票最高的兩名候選人當選,意味就算有民主派候選人成功“入閘”參選,能夠當選的直選議席難以超過半數的44席。

另外,176個間選議席由政府委任的“地區三委”,即分區委員會、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以及地區消防安全委員會,以“全票制”的方式選出。所有候選人除了得到50名以上當區選民提名外,還必須分別獲得三個委員會各自三名委員的提名,並通過資格審查委員會確認資格,以決定候選人是否符合維護《基本法》以及效忠政府的法定要求和條件。

憂新選制下缺“貼地”候選人
對於改制之後的區議會選舉,阿壹認為就像2021年底的立法會選舉,只是建制派人士“自己圍爐”、“自己開心一下”而已,對普遍市民而言認受性不大,他覺得最主要是觀察有沒有自稱民主派的人士跳出來參選,他又認為新選制下最大的挑戰是少了比較“貼地”的候選人。

阿壹說:無論民主還是建制派,其實因為(過往)有很多區議員都是民選出身,雖然有很多時(候)是靠“蛇齋餅糭”(攏絡人心)當選,但是他們靠得“蛇齋餅糭”都要親身接觸市民,所以很多時候他們都與不少市民或者區內的一些人比較熟悉,或者知道怎樣溝通,即是聽不聽(民意)是一回事,但是他們都會溝通,但是去到我們只有兩個直選議員的時候,因為其實它有很多是委任(區議員)或者民政署、來自不同部門的人的時候,那些所謂議員其實你很多時(候)要找人你都不知道找誰、或者去哪裡找,即是可能我又不知道他的(議員)辦事處在哪裡,如果直選區議員我知道他的辦事處一向在哪裡,我可以去哪裡找,但是你(政府)突然間轉制,突然間又只有幾個是直選(區議員),可能我懂得找直選那些,但是可能要找其他議員的時候,我都不知道他是那個部門、在哪裡找他,即是我覺得這個是妨礙了很多不只可能我做社區工作,其實妨礙了很多市民要求助的時候的渠道。

學者指選民登記下跌與修改選制有關
相較於年輕選民人數持續下跌,已屆退休年齡的66至70歲,以及71歲以上兩個年齡組別,登記選民人數則各有大約5%的升幅,其中70歲以上選民突破72萬人;兩個年齡組別的登記選民較去年合共增加超過5萬8千人,累計約有113萬人,佔全香港選民總人數超過4分之1。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前助理教授鍾劍華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年輕選民登記人數大幅下跌,與當局大幅修改選舉制度有關。

鍾劍華說:老實講你沒有選舉啊,你沒有真正的選舉,即是很多人的想法很簡單,你都沒得讓我選,我為甚麼登記做選民呢﹖登記做選民就是想選一個自己支持的人做議員又好、做什麼都好。

民間“冷對抗”反映對新選制不滿
鍾劍華表示,以2021年的立法會選舉為例,當局鋪天蓋地的大規模宣傳,以及首次加開邊境投票站,整體投票率也只是僅僅達到3成(較上屆2016年的超過58%大幅下跌28個百分點),今年登記選民人數持續下跌,反映香港人對特區政府產生一種“冷對抗”,或者漠視的態度,也反映市民對新選制的不滿。

鍾劍華說:即是你選舉的時候令到我沒得選的,我就不去作出反應了,我就不去登記做選民了,我就不去投票吧,即是很多人是這樣想,現在你(政府)要我做甚麼我就固意不去做,我覺得不是(政治)冷感,現在是用另一種方式去熱烈地表示對這個政府的反感。

鍾劍華指當局企圖改變港人對選舉期望
鍾劍華又表示,今年底舉行的區議會選舉直選議席只有20%左右,低過港英時期1983年的第一屆區議會選舉的超過30%,候選人還要經過資格審查,反映當局不關注選舉制度是否有認受性,反而企圖改變市民對選舉的期望。

鍾劍華說:到頭來(區議會選舉)投票率很低,它(政府)又可以有另一種形式解讀,香港人對選舉沒有訴求啊、沒有民主欲望了,既然是這樣就不用這麼積極搞選舉了,它(北京)一樣可以這樣解讀、共產黨就是這樣了,所以我覺得它不理會的了,為了控制怎樣難看它都會照做的了,即是現在的問題就是改變香港人的期望,最好你香港人不記得《基本法》寫過,香港的立法會以及(特首)選舉是會“循序漸進、邁向普選”,最好不要記得這8個字。

原文出處 V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