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從一個沒有名字的病開始:新冠疫情,人類的奇幻之旅,終結與再出發】
作者:何美鄉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2/10/08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6263184084
叢書系列:科學新視野
規格:平裝 / 336頁 / 21 x 14.8 x 2 cm / 普通級
出版地:台灣
========
內容簡介:
新興感染症的紀元已經降臨。
任何新興疾病,都是從一個未知的疾病開始……
跟人性一樣善變的病毒,疫苗研發趕不上變異株大浪來襲,
混亂中人類起而行動,集體知識的累積讓世界免於滅頂,
儘管災難的傷口沉痛,卻能為未來的美好指路。
疫情結束但病毒與感染症沒有消失
流行病學專家何美鄉
揭開疫情報導不會告訴你的事、防疫免疫還沒說完的事
面對未知疾病的挑戰,人類從不放棄、不躺平!
賴明詔|中央研究院院士
林氏璧|前台大感染科醫師
楊斯棓|醫師暨方寸管顧首席顧問
陳秀熙|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推薦
========
回到二○一九年末,身在台灣的我們,恐怕很難想像,日子即將全然改變。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子,都將被口罩蓋上、被酒精浸潤。
新冠疫情是一齣歹戲拖棚的病毒變異大競賽。原本預期疫苗上市、接種疫苗、疫情結束,一切回歸正常。但新的變異株一次又一次出現,我們只能不斷調整目標和行動。
本書是一個台灣的流行病學專家,用台灣這片土地的語言所寫。集合疫情期間,全球科學界對病毒、疫苗、免疫反應、防疫成效的研究成果,加上傳染病學、流行病學、公衛專業的解讀,層層為大眾的防疫知識打釘固樁:
․Omicron將成為在地化的季節性呼吸道感染症!
․重複感染提供在地化疫情的平衡與穩定!
․綜合免疫為你做好準備,對付下一個變異株!
․疫苗刺激免疫反應,怎麼做讓疫苗反應更好?
․長新冠是什麼?誰容易有長新冠?怎麼治?好得了嗎?
․生活習慣不健康,無敵星星也會變流星!
․益生菌和維生素D是對抗病毒的神奇療方!
科技,還未找到更好的方法,杜絕再一次全球大流行;但人類歷經災難的知識成長,可以是防疫最有效的武器。隨著新冠疫情結束,我們是否可以用更前瞻性、永續性的思維,重建已經被我們破壞的一切?
========
作者簡介:何美鄉
台灣流行疾病學專家、內科傳染病科醫師。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曾任中研院醫學研究倫理委員會主委召集人、生物安全委員會召集人、生醫所研究員(2015年退休)。
台灣首位參與美國疫情調查服務隊的流行疾病學專家,曾於SARS期間率先進入和平醫院,協助控制疫情。
高中畢業後赴美國就讀大學、攻取醫學博士。因立志到第三世界行醫,進一步至哈佛大學鑽研公共衛生,曾任美國疾病管制局疫情調查員,多次擔任世界衛生組織短期顧問。
協助國光生技成功開發H1N1新型流感疫苗,使國內疫情及死亡率得以有效控制,獲頒行政院2011年傑出科技貢獻獎。
現任台灣疫苗發展協會理事長、台灣素食營養協會常務理事、台灣健康服務協會志工兼榮譽理事長、其他環保團體志工。
========
目錄
前奏曲:那個沒有名字的病
序幕:被忽略的開場
第一部 攪亂一切的冠狀病毒
1.21世紀人類公敵:冠狀病毒
2.新型冠狀病毒,哪裡來的?
3.變異株:病毒演化的過去與未來
4.改變遊戲規則的Omicron
5.病毒與你:病毒嗜好你的哪個細胞
6.剪不斷,理還亂的長新冠
第二部 抵禦新冠病毒的曙光
7.與生俱來的免疫反應
8.疫苗,假冒的入侵者
9.提升疫苗反應的秘訣
10.新冠mRNA疫苗的美麗與哀愁
第三部 守好這一局,開啟防衛行動
11.四道防線,守住健康
12.非得接受的綜合免疫,焉知非福
13.重複感染與疫情在地化
14.評估防疫成效:死亡率、超額死亡、死亡位移
第四部 新防疫未來式
15.飲食與運動,關乎新冠重症機率!
16.人類的朋友:益生菌與益生元
17.缺乏維生素D?現在就補上!
18.重新審視人類正在經歷的另一個大流行:肥胖
19.新冠疫情揪出人類長期的隱型殺手:空氣污染
20.正面交鋒新冠高風險因子:年齡
終曲:疫後新世界
========
中央研究院院士暨冠狀病毒學家賴明詔 推薦序
以科學及人文的知識審視新冠疫情
隨著醫學的進步,許多危害人類的傳染病逐漸被克服,例如小兒麻痺、天花及登革熱等。醫學界也充滿了自信,以為傳染病不再是人類的公敵,可以用疫苗或藥物控制解決;沒想到這個自信很快就破裂,史上只有天花被徹底消滅,而愛滋病卻無法根除,而且愛滋病疫苗屢試屢敗。更令人失望的是,新興感染病不斷地出現,顯示現代醫學的缺陷。這本書就是討論COVID-19 這個到目前為止,影響人類健康及社會秩序最巨大的傳染病。
歷來傳染病對人類的衝擊主要是危害健康,但是20及 21世紀的爆發,如SARS及COVID-19病毒,不僅影響人類健康,對全球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影響更是嚴重,因此不能只從醫學的面向來討論,應該更進一步整合各種觀點,加以全面審視。因此要介紹這個病得具有科學及人文的知識素養,何美鄉博士就具有這樣的條件。
何博士的求學過程從醫學轉到流行病學,她有獨特的背景和視野,可以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探索一個疾病。她具有敏銳的眼光,能夠深入問題的核心,分析中肯公正,又有親和力及表達能力,經常在媒體上解釋病情。她擅長以淺顯的文字表達複雜的數據和理論,因此她作為主角的節目都很受大眾歡迎。
COVID-19包含很多議題,首先她討論病毒與流行病學,如何開始傳播。她提出新冠病毒有動物傳給人類,或是由實驗室所傳播的正反意見及證據,這是一個無法證實的「羅生門」。書中亦討論新冠肺炎的病理機制,清楚列出防疫重點及治療路線。最後討論藥物及疫苗的研發,因為病毒有極高的變異性,而且病毒不可能完全消失,所以需要不斷有新疫苗。這本書並包括一些大家不熟悉的疫情實況,這些數據和資訊對未來防疫及控制疫情將很有助益。
這本書文字優美、科學的名詞及內容簡潔易懂,將是讀者瞭解新冠病毒的絕佳幫手,特以推薦。
========
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 推薦序
用科學證據為防疫指引正確的方向
我和何美鄉老師多次在公視《有話好說》節目同台,為台灣朋友分析疫情相關訊息,我一直在跟老師學習。
其實我認識美鄉老師已久。我還是一個小住院醫師時,有幸參與張上淳老師當試驗主持人的新型流感H1N1國光疫苗的臨床試驗,而美鄉老師為這個疫苗付出了極大心力,在大家一同努力下,讓台灣可以自製新型流感的疫苗。當時我就對老師從臨床醫學走到公共衛生,成為臨床流行病學家的經歷感到印象深刻。
新冠病毒是個充滿未知的病毒,在這兩年多來,科學界也都在摸索,很可能沒有真正的專家。但至少專家們基於對之前感染科學、病毒學、免疫學、公衛、疫苗臨床試驗的知識,在證據未明之前,可以做出比較公允的解讀。我從美鄉老師身上學到最重要的事情,是我們要努力找證據,客觀地解讀科學數據,試著為國家人民整理出已知的最好證據,為防疫指引正確的方向。
歷經兩年多的新冠疫情,人類應該是終於接近戰役的終點了!何美鄉老師在此時回頭收集了過去兩年來科學界對新冠病毒、疫情、疫苗、免疫反應的研究成果,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為社會大眾解讀。美鄉老師形容這本書是記錄人類歷經疫情的防疫過程,如何增長知識,讓知識成為防疫最有效的後盾,也記錄下人類史上非常獨特的一段經歷。
做為同樣一路觀察這些科學知識累積的一份子,對於我這個感染科醫師來說,這本書讀來實在是非常有感,也讓我想起這兩年多的許多片段。
在這本書中,你可以看到許多問題的解答,包括:
Omicron是否會成為新冠病毒的代表,未來長期與人類共存?還會有下一個希臘字母大魔王嗎?
長新冠到底是什麼?誰容易有長新冠?怎麼治?好得了嗎?Omicron感染者的長新冠又是如何?
我們該如何看待重複感染這件事?重複感染的症狀一定更輕微嗎?
自然感染加上疫苗接種所造就的「綜合免疫」,是否是結束大流行的關鍵因素?
如何客觀用死亡率、超額死亡、死亡位移來評估各國的防疫成效?
新冠病毒會與我們共存很久,就如同流感病毒一般。因此雖然大流行可能結束,但我們還是要知道如何能避免新冠重症的方法。真的只有打疫苗一途嗎?不是的,老師在最後還苦口婆心告訴大家,減少重症,其實和你的飲食與運動非常相關!
讀完此書收穫甚豐,有點像上完了何美鄉老師滿滿一整學期的課呢!對於這兩年多來有些我自己仍有所疑惑之處,亦獲得很好的答案。誠摯推薦本書,給所有為台灣防疫盡過努力的每一個人。也希望你能如老師後記中所說的,看見一路走來科學界真的努力過了。我們應該有更多的感恩之心,少挑點毛病,會有更多的幸福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