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台灣史

邊緣研究與多元族群關係:詹素娟老師的研究契機與關懷


詹素娟老師的族群史研究,以臺北凱達格蘭族 (Ketagalan)、宜蘭與花東的噶瑪蘭族 (Kavalan)、四溪流域(頭前、鳳山、後龍、中港)的客家族群與原住民等為研究重心。

詹老師大學時代參加山地服務隊,每年寒、暑假都會去花蓮縣卓溪鄉布農族與泰雅族混居的村落。她說:「那時我帶著很純粹、年輕人的熱情去那些地方,但對於原住民為什麼會住在那裡?一個村子裡為什麼會有泰雅族與布農族混居等現象,一無所知。我沒有修過臺灣史的課,也沒有任何基本的知識,但這顆關懷族群議題的種子,就是會放在那樣一個小孩子時期的心裡。」

選擇碩士論文題目時,詹老師決意從事邊緣、族群、異文化分析的研究。原本計畫研究新疆或中國東北地區,但受到當時環境與材料的限制,便轉做臺灣史研究。一開始,詹老師使用連橫的說法,以「漢番關係」詮釋平埔族和漢人的歷史,但在接觸到人類學的材料與觀點後,詹老師開始有了原住民主體性的想法,而將研究視角轉移到原住民身上。

詹老師說:「這是一個非常單純的起點。在來研究院前,我沒有去過任何平埔聚落,純粹就只是用歷史文獻寫論文。後來因為在研究院工作,除了原先就有興趣的人類學,也開始接觸到各種不同的學科,我才真得看到堂奧。而第一次進入平埔村落時,猛然頓悟到『喔!原來他們在這裡,他們真的在!不是都漢化了,不是都消失了!』實際回到那個歷史現場,給我很大的衝擊。」

受到人類學、考古學與歷史地理學的影響,詹老師注重人與土地的互動關係。傳統歷史學使用文字書寫而成的歷史文獻材料做研究,但臺灣原住民在文化發展過程中卻是一支無文字的民族,研究者往往只能使用外人書寫的文本、他人的視野去觀看這群人。如何進入原住民的思維,站在他們的主體與立場,做出屬於原住民的研究,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詹老師採用人類學 emic(主位)與 etic(客位)的觀點,應用考古發掘的材料、影像紀錄與田野觀察,與原住民相處互動,加入口傳、神話研究等多種素材,多方擴充視角,整體地瞭解臺灣原住民從史前時代至今的社會文化,包括生計型態、文化適應等課題,再回應關於族群關係、階級,甚至國族的議題。

原文出處《明清研究通訊》

===================

詹素娟 中研院台史所副研究員

電話:886-2-2652-5383
傳真:886-2-2788-1956
電郵:akuan@gate.sinica.edu.tw

主要學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

研究專長
族群史、區域研究、史學理論 、原住民史

著作目錄
學位論文

詹素娟,1998,〈族群、歷史與地域──噶瑪蘭人的歷史變遷(從史前到1900年)〉,306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詹素娟,1986,〈清代台灣平埔族與漢人關係之研究〉,185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期刊論文
*詹素娟,2010,〈「族系未詳」再思考:從「國勢調查」到「戶口普查」的人群分類變遷〉,《臺灣風物》60.4:77-100。
*詹素娟,2009,〈綠島觀點下的黑潮與Sanasai傳說圈〉,《東臺灣研究》13︰75-94。
*詹素娟,2006,〈傳說世界與族群關係──加禮宛人在花蓮地區的歷史與傳說(1825-1930)〉,《新史學》17.1:1-42。
*詹素娟,2005,〈雙重邊緣下的族群角色──以清末至日治初期宜蘭叭哩沙邊區的熟番為例〉,《臺灣文獻》56.4︰91-120。
*詹素娟,2005,〈臺灣平埔族的身份認定與變遷(1895-1960)──以戶口制度與國勢調查的「種族」分類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2.2:121-166。
*詹素娟,2004,〈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的「熟蕃」政策──以宜蘭平埔族為例〉,
《臺灣史研究》11.1︰43-78。
*詹素娟,2003,〈贌社、地域與平埔社群的成立〉,《臺大文史哲學報》59︰117-142。
*詹素娟,1996,〈詮釋與建構之間──當代「平埔現象」的解讀〉,《思與言》34(3):45-78。
*詹素娟,1995,〈族群歷史研究的「常」與「變」:以平埔研究為中心〉,《新史學》6(4):127-163。另收於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上),頁69-102。臺北:玉山社。
*詹素娟。1995,〈族群歷史研究的「常」與「變」:以平埔研究為中心〉,《新史學》,6卷4期,頁127-163。另收於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上),頁69-102。臺北:玉山社。

學術會議論文(僅列尚未正式出版的學術會議論文)
詹素娟,2011,〈空間分化、雙軌行政與原住民的身分變遷(1895-1950)〉,發表於中研院臺所主辦,「第三屆‧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討會」, 2011年9月23-24。
詹素娟,2011,〈2010年「原住民史」研究的回顧與評析〉,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2010年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2011年12月23-24日。
詹素娟,2010,〈「傳統領域」與「番社空間」的建構初探──以賽夏族為例〉,發表於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原住民族發展中心主辦,「楊南郡先生及其同世代臺灣原住民研究與臺灣登山史國際研討會」,2010年11月6-7日。
詹素娟,2010,〈傳統領域、「蕃社體制」與樟腦產業──以日治初期南庄地區的原客關係為中心〉,發表於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臺灣客家族群的聚落、歷史與社會變遷學術研討會,2010年12月11-12日。
詹素娟,2010,〈2009年「原住民史」研究的回顧與課題分析〉,發表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主辦,「2009年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2010年12月16-17日。
詹素娟,2010,〈水系與噶瑪蘭村落――以冬山河為例〉,發表於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宜蘭縣史館主辦,「探溯淇武蘭――『宜蘭研究』第九屆學術研討會」,2010年12月18-19日。
詹素娟,2009,〈2008年臺灣史研究「總類」的成果與軌跡試探〉,發表於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主辦,「2008年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2009年12月17-18日。
詹素娟,2009,〈寫史之前:原住民「地方知識╱史料」概覽〉,發表於臺灣大學
圖書館主辦「在地發聲—臺灣原住民族的部落史書寫學術研討會」,2009年10月16日。
詹素娟,2009,〈「邊界」省思?從客家族群與非漢人群的接觸歷史談起〉,發表於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主辦「98年度四溪計畫期末論文研討會」,2009年12月12日-13日。
詹素娟,2008,〈熟番身分論──以日治時期的身分登錄為中心〉,發表於中研院民族所主辦之 「文化創造與社會實踐」研討會,2008年11月7-8日。
詹素娟,2008,〈從「山胞」到「民族」──臺灣原住民族身分認定政策與族群意識變遷之討論(1945-1997)〉,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辦,「冷戰時期海峽兩岸的社會與文化學術研討會」,2008年6月5-6日。本文預計於2012年收入近史所出版之專書《兩岸分途:冷戰時期的社會與文化》。
詹素娟,2007,〈臺灣口述歷史成果介紹〉,發表於中研院臺史所主辦,「第十一屆全國口述歷史工作會議——記錄多元的聲音」,2007年8月31日。
詹素娟,2007,〈從地域社會出發的華南研究──與臺灣區域史研究的比較〉,發表於中研院臺史所主辦,「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討會」,2007年12月20-21日。

收入學術專書之論文
*詹素娟,2011,〈傳說、島嶼群與「東臺灣海域」:試論臺灣東部的區域性〉,收於詹素娟主編,《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施添福教授榮退論文集》,頁1-28。臺北:中研院臺史所。
詹素娟,2011,〈鑲嵌在歷史中的地圖──日治時代的「蕃地」建構與原住民傳統領域〉,收於封德屏主編,《戴國煇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29-255。臺北:文訊雜誌社。
*詹素娟,2009,〈從差異到混同──日治初期「帝國臣民」架構下的熟番社會〉,收於洪麗完編,《國家與原住民──亞太地區族群歷史研究》,頁71-104。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詹素娟,2008,〈族群意識與地方史――以臺灣「原住民地區」的志書編纂為例〉,收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主編,《方志學理論與戰後方志纂修實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51-367。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詹素娟,2006,〈地域與社群——大臺北地區原住民族的多群性〉,收於葉春榮編,《歷史、文化與族群──臺灣原住民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363-391。臺北: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
詹素娟,2003,〈宜蘭河與原住民——從水系看噶瑪蘭的村落與文化〉,刊於宜蘭縣政府文化局編,《故鄉的河、慢慢的流──宜蘭河生命史討論會論文集》,頁199-224。宜蘭︰編者。
*詹素娟,2001,〈有加有留(ū ke ū lâu)——清代噶瑪蘭的族群土地政策〉,收於詹素娟、潘英海編《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頁113-138。臺北:中研院臺史所。
詹素娟,2001,〈馬偕宣教與噶瑪蘭的族群空間〉,收於許功明編,《馬偕博士收藏臺灣原住民文物──沉寂百年的海外遺珍》,頁26-33。臺北︰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
詹素娟,2000,〈地域社群的概念與檢驗——以金包里社為例〉,收於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頁63-80。臺北:樂學書局。
詹素娟,1999,〈族群、土地與國家──一個歷史族群的再出發〉,收於臺灣歷史學會編之《史學與國民意識論文集》,頁233-250。臺北:稻鄉出版社。
*詹素娟,1998,〈Sanasai傳說圈的族群歷史圖像〉,收於劉益昌、潘英海編,《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頁29-59。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詹素娟,1998,〈分類的迷思──淡水河系原住民的族群類緣問題〉,收於周宗賢編,《淡水學學術研討會──過去、現在、未來論文集》,頁1-25。臺北:國史館。
詹素娟,1998,〈歷史轉折期的噶瑪蘭族──十九世紀的擴散與變遷〉,收於臺灣省文獻會編,《臺灣原住民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09-148。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詹素娟,1995,〈宜蘭平原噶瑪蘭族之來源、分佈與遷徙──以哆囉美遠社、猴猴社為中心之研究〉,收於潘英海、詹素娟編,《平埔研究論文集》,頁41- 76。臺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
詹素娟,1991,〈冬山河與原住民〉,收於《冬山河生命史討論會論文集》,頁19-25。宜蘭:仰山文教基金會。
詹素娟,1990,〈岸裡社群遷移活動研究之一:麻裡蘭社與鯉魚潭關係初探〉,收於《臺灣史研究暨史蹟維護研討會論文集》,頁339-362。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
詹素娟,1987,〈從中文文獻資料談平埔族研究〉,收於《臺灣史研究暨史料發掘研討會論文集》,頁243-284。高雄:臺灣史蹟研究中心。
詹素娟,1986,〈清代臺灣平埔族與漢人關係之探討〉,收於《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頁195-223。臺北:中研院近史所。 專書(論文集)之一章
詹素娟,2011,與戴寶村、范燕秋、卓克華合著,《北部臺灣的歷史與文化》第10-13章,頁181-258。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詹素娟,與曹永和、張勝彥、戴寶村、吳文星、蔡相煇合著。2002,《臺灣歷史人物與事 件》第10、13、22、28章。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專書
詹素娟、張素玢。2001,《臺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北) 》,288頁。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詹素娟、劉益昌。1999,《大臺北都會區原住民歷史專輯──凱達格蘭調查報告》,295頁。臺北:北市文獻會。

主編之專書(論文集)
詹素娟主編,2011,《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施添福教授榮退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許雪姬主編、詹素娟執編,2009,《臺灣口述歷史書目彙編,1953-2009》。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詹素娟,2003,與林美容、丁仁傑合編,《災難與重建:九二一震災與社會文化重建學術論文集》臺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出版中)
詹素娟,2001,與施添福合編,《臺東縣史:人物篇》,485頁。臺東:臺東縣政府。
詹素娟,2001,與潘英海合編,《平埔群族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317頁。臺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
詹素娟,1995,與潘英海合編,《平埔研究論文集》,498頁。臺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
詹素娟,1988,與莊英章、潘英海、翁佳音合編,《臺灣平埔研究書目彙編》,中研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資料叢刊1,257頁。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口述歷史
鍾淑敏、詹素娟、張隆志訪問,吳美慧、謝仕淵、謝奇峰、蔡峙紀錄,2010 ,《曹永和院士訪問紀錄》。臺北;中研院臺史所。

研究報告
詹素娟,2002,《大屯山、七星山系硫磺礦業史調查研究》,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
詹素娟、劉益昌,2004,《陽明山國家公園七星山天坪及竹子湖考古學研究》,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
詹素娟、劉益昌,2005,《陽明山國家公園大屯山區考古遺址調查(二)──古聚落相關之考古學研究》,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
林美容、丁仁傑、詹素娟合編,2004,《災難與重建 : 九二一震災與社會文化重建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陳儀深、詹素娟。1996,《芝山岩文化史蹟公園人文歷史組資源調查及居民資源之培育》,臺北市政府民政局委託,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執行。

學術書評
詹素娟。1999,〈文化符碼與歷史圖像──再看《番社采風圖》〉,《古今論衡》,2期,頁2-17。
詹素娟。1998,〈不完全書評──從0到1的歷史建構〉,《北縣文化》,第58期,頁9-15。

其他
詹素娟,2010,《金山鄉志•歷史篇》。臺北:金山鄉公所。

備註
(*表有審查制度)

相關檔案下載
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的「熟蕃」政策──以宜蘭平埔族為例.pdf
臺灣平埔族的身份認定與變遷(1895-1960)──以戶口制度與國勢調查的「種族」分類為中心.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