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華到華山看《台灣男子葉石濤》,有許多回憶和悸動。
導演許卉林運用了多種形式和元素來呈現葉石濤老師曲折的人生遭遇和文學內容,透過訪談、戲劇情境、動畫呈現葉老生平和作品精髓,監製林靖傑亦為知名作家和導演,一部劇情長度的紀錄片,帶領觀眾接觸不同世代的作家、藝術家,談他們認識的葉老和所受到的感召。
從飾演葉老的演員獨白開始,觀眾進入葉老的文學世界「葫蘆巷春夢」,接著是影響他後來生涯的電影「紅鞋子」,讓他以知匪不報的罪名入獄三年,出獄之後的生存選擇,讓他從生長熱愛的台南遷居到高雄左營,開始他教書寫作的生涯,從「台灣文學史綱」的撰述到多篇重要作品的誕生,以及在高雄和文友推動<文學界>雜誌的創辦,影片多線多語境交叉進行,從早期跟日本作家西川滿的學習,到後來與作家楊逵的見面,與鍾肇政先生為延續台灣文學的使命驅使,直到解嚴之後退休之後所從事的諸種著作,讓人驚嘆他旺盛的創作力,卻又為他樸素困頓的生活環境心痛不已。
多位受訪的文藝界人士和葉老公子談到他們心中的葉石濤,笑談中有緬懷、有洞見、有感謝,語重心長,真情流露, 讓人更加了解葉老畢生的努力和對文壇的影響。
回想起自己在人生不同的階段,也曾向葉老請益受到鼓勵的時刻,如今回想倍覺溫暖。
記得在高雄一次醫生作家得獎的餐會上,大家談到葉老的作品哪篇要改編成電影,言談間觸及「賺食世家」、「西拉雅末裔潘銀花」;在此部紀錄片中也以特殊的方式呈現,讓人印象十分深刻,影片在挖掘葉老師受到白色恐怖的壓抑尤其著力,幾位文壇老將青壯派作家對他的追憶和互動,讓人走入歷史,深入文學,溶入影像,版畫風格的動畫、舞蹈戲劇的演出,不同角度的切入,最終都是為了向葉石濤先生致敬,台灣男子和葉老自傳性小說 「台灣男子簡阿淘」相呼應,這部紀錄片帶著我們認識葉石濤敏銳真誠的創作心靈,從個人自省到對眾生的悲憫,讓人沉浸在他寬闊繁茂的文學世界中;晚年他的作品對情慾道德禁忌的大膽突破,影片中較少觸及;期望更多對於葉石濤作品的詮釋,讓屬於南方文學的綺麗和浪漫;在政治之外,可以有更自由的表白,呈現更多人性幽微的內在,在豐富的言說之外,透過影像來貫穿葉石濤文學給世人的情感和精神淘洗。
原文出處 黃玉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