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於推廣「生酮飲食」、「細胞分子矯正醫學」的醫師謝旺穎,2月13日因肝膿瘍引起嚴重腹腔發炎,導致敗血性休克,離世時年僅45歲。謝醫師的妻子廖書嫻在他的臉書沉痛提醒大家,「營養素及飲食方式能讓你身體平衡,能支持你更好的對抗疾病,但千萬別忽略了即時適當的治療。」
廖書嫻在文中寫道,去年(2018年)10月,謝旺穎出現肝膿瘍,「仰仗著充足營養素對身體的支持,讓他忽略了細菌感染的危險性,」病況就隨著他的免疫力,反反覆覆。但2個月下來,除了變瘦,謝醫師自己不覺得有特別不適。
今年1月,再次就醫診斷是「腹腔發炎」,緊接著過年期間,謝旺穎也放下了對感染的警戒心,「但短暫的放鬆,給了體內細菌大好的反撲時機。」2月9日,抽血檢查發現白血球指數異常飆升,雖然當天儘速就醫,嚴重的腹腔發炎仍導致敗血性休克,最後短短4天內,撒手人寰。
細菌感染引起,不治療恐導致敗血性休克
「會產生肝膿瘍,表示身體免疫系統功能下降,45歲得肝膿瘍(的病例)真的很少、很少。」敦仁診所院長蕭敦仁醫師說。
林口長庚醫院內科部長、前台灣肝臟研究學會秘書長林俊彥也解釋,肝膿瘍大部分是細菌感染引起,有可能是外傷讓細菌有機可趁,也可能是由腸胃道進入血液,最後細菌都經由血液循環進入肝臟「住下來」、繼續繁殖,形成肝膿瘍,進而破壞肝細胞。
還有一種常見情況是膽道出現問題,例如膽道結石、周邊膽管阻塞,也容易孳生細菌,一旦細菌增多,就可能變成肝膿瘍。
林俊彥表示,多數患者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可能只會感到疲倦、發燒、胃口不佳、右上腹不太舒服,通常還是要透過醫師進行理學檢查,包括抽血或超音波檢查,才能確診。他也提醒,如果持續不理會,讓細菌繼續滋長、肝膿瘍越來越大,就有可能演變為菌血症,導致敗血性休克,危及生命。
標準治療:抗生素+膿瘍引流
一般肝膿瘍的治療則是使用抗生素和引流膿瘍,比較嚴重會需要開刀引流。林俊彥表示,肝膿瘍就像毛囊炎、青春痘,當毛囊發炎,形成小小膿瘍,也需要製造一個破口將細菌引流出來。
蕭敦仁也表示,膿瘍引流後,很快就會退燒,可以再配合施打抗生素;但如果不接受治療,細菌繼續往外擴散,可能變成敗血症;如果膿瘍的位置在肝臟邊緣,膿瘍很可能破掉,細菌進入腹腔引起腹膜炎,最後也可能導致敗血性休克。
常見於免疫力低下,年輕患者少見
林俊彥強調,肝膿瘍其實並不常見,而且比較容易出現在免疫力低下的人,例如糖尿病患。而且只要接受治療,治癒率相當高,並不是個棘手的疾病。
蕭敦仁也訝異謝旺穎醫師年紀輕輕就得到肝膿瘍,甚至因此奪命。
他表示,胃腸道與食物並非完全無菌,特別是大腸中的菌叢數量高達身體細胞數量的10倍,也因此人體7成的免疫系統佈建在腸道,可視為抵抗細菌入侵的第一道關卡。若腸道免疫系統未能阻擋細菌入侵,細菌會經由肝門靜脈進入肝臟,而肝臟也有強大的免疫細胞會將入侵的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一併消滅,可視為人體抵擋細菌入侵的第二道關卡。
因此,得到肝膿瘍代表免疫力出問題,免疫系統在腸道和肝臟兩道關卡都失守,才會讓細菌得以著床,慢慢發展成膿瘍。
醫師:生病當下,先治療再求養生
謝旺穎的食療是否導致病情加重?目前仍有爭論。萬方診所院長周詮量在媒體投書表示,謝旺穎採用補充營養、「排毒」而不使用抗生素,但現在主流西醫百年來歷經無數次的實驗,小眾「另類療法」則沒有大規模的試驗、沒有國家級的認可,其實充滿危險。
蕭敦仁也表示,尚且不論謝旺穎醫師的另類療法、也不清楚他的執行情況,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養生、預防」與「治病、治療」是不同的概念,養生只是輔助,但生病了就代表免疫力下降,一旦知道自己有肝膿瘍,就該接受標準療法,等到疾病、肝膿瘍治療好,再去思考如何養生會是比較妥當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