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湯姆生(英語:John Thomson,1837年6月14日-1921年9月29日),為19世紀蘇格蘭的攝影師,同時具有地誌學家、旅遊探險家、及作家等多重身分,湯姆生是首批旅行至遠東的攝影家之一,他紀錄了19世紀在東方各國的風土人情,他的攝影作品成為當時東方各國的社會人文記錄,影響了後來的專業新聞攝影。
生平
約翰·湯姆生出生於英國蘇格蘭的愛丁堡,年少時是光學儀器作坊的學徒。在工作中,學會了攝影的原理。1862年4月,約翰·湯姆生的足跡踏上英國在東亞重要的殖民地──新加坡,並在當地開設相館,專為商人們拍攝肖像照片,工作之暇,則喜好拍攝當地的居民與地理景象。1865年他造訪泰國、柬埔寨一帶遊歷,用攝影紀錄了當地的人文景觀。1866年回到英國,這年約翰·湯姆生成為英國皇家地理學會的成員。
1868年約翰·湯姆生再次折返「遠東」,並將工作地點移至香港,開始他著名的中國旅程,歷時五年,足跡遍佈中國大陸各地,拍攝了非常多的精彩作品。1871年約翰·湯姆生前往廈門,在這裡遇見了馬雅各(James Maxwell, 1836-1921)。馬雅各是位醫師,同樣來自蘇格蘭。1865年時,蘇格蘭長老教會派遣他到台灣傳教。此時,兩位蘇格蘭同鄉在廈門相遇,藉由馬雅各的描述,約翰·湯姆生知道了很多關於台灣島上原住民的訊息,這深刻地吸引了他,決定隨同馬雅各來台。
台灣
1871年的台灣熱蘭遮城,由約翰·湯姆生拍攝
1871年4月,約翰·湯姆生的第一場福爾摩沙之旅,從打狗港(上岸),拍下了美麗壯觀的影像。為19世紀的打狗港留下最完整的影像紀錄。在他的鏡頭下,打狗港海天闊遠的東方詩意,展現獨特的影像美學。此外,湯姆生也拍攝了當時稱為台灣府的台南,如熱蘭遮城(安平古堡),最遠曾涉足荖濃溪流域,保留了百年多前的地貌。
湯姆生在台其間,共拍攝了四十幾張照片,除了拍攝南台灣的風景,如月世界、山谷、竹林等,重要的是,他還記錄了原住民平埔族:從平埔族人的獵人、少女、到漁民,都是湯姆生攝影的對象。這些作品陸續在他的各種著作中呈現,對台灣本地文史研究及南島影像史之建構意義深遠。因為如此,約翰‧湯姆生的名字與台灣歷史深深的烙印在一起。
十九世紀,是東西文化交會錯綜頻仍的年代,期間驚喜、痛楚與感動交揉,湯姆生的作品每一張照片,呈現一個西方人遭遇神秘東方國度的註解,其兼揉東西方肖像的美感差距,融合東方傳統山水畫的透視與構圖美學,人文與地理細膩觀察。透過玻璃底版看見的微歷史,湯姆生以其獨特的眼光與感情,映現並框架了一個他眼底東方異域在千年孕育下,其深厚歷史文化中的寧靜幽遠。
吳哥窟
約翰·湯姆生中南半島行腳的足跡,從柬埔寨、暹羅到交趾支那。也就是這些作品,湯姆生向當時渴望明瞭東方世界的歐洲人,揭露了東方的古老文明,而使湯姆生獲得極大的名聲。湯姆生的另一成就,就是他是第一位用攝影影像紀錄吳哥窟及吳哥城的人,大規模的拍攝吳哥壯麗的舊城及其浮雕石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