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Amazon audible英文版有聲書林肯大道 The Lincoln Highway正在聽第二次,這是一本公路小說,以移動和旅行為主軸,發展出來的故事。繼暢銷著作《莫斯科紳士》與《上流法則》之後,擅長以引人入勝情節擄獲人心的小說大師亞莫爾.托歐斯,帶來一部以1950年代美國為背景的驚喜新作!
甫自監護所獲釋的少年,欲帶幼弟至加州開展新生活,豈料獄友卻將他們帶往命定中的紐約……歷時10天的故事軸線,透過多重視角精心描述,滿足多層次的敘事角度,帶領讀者進入充滿豐富想像的場景、人物與敘事主題!
在疫情的期間,不能夠出國旅行,這種書的確可以得到一些安慰,可惜沒有中文版, 希望出版社能夠趕快翻譯。
我在德國唸書的時候,有網路但沒有行動網路,當初已經覺得非常方便,現在無處不在的無線寬頻高速網路,對人類社會造成的影響,尤其對專注力的掠奪已經到達災難的地步。
那時候到美國參加兩次研討會順便旅行,都要事先在家裡想好所有的行程,訂旅館、列印地圖,同時思考大眾運輸工具的行程,準備好旅遊的書,還有要在旅行交通當中打發時間所要閱讀的精神糧食。 雖然繁瑣但真的可以為旅行帶來很高的期待和樂趣。
現在大概沒有人會在出國旅行之前,做太多這樣的事情,尤其旅遊的書銷售量少了很多。在火車和大眾運輸上面看書的人越來越少,這表示旅行的人通常不願意帶厚重的紙本書籍,寧願在手機上打發時間。
旅行途中看到什麼好看的風景,華麗的食物,新奇的人事物, 往往第一件事情是想要拍照分享。分享在給同一個時刻其他的親戚朋友,或者給未來的自己。
人很奇怪的一點就是,當自己在什麼樣的情緒或感覺當中,往往會想要把這些東西外溢出去,根本不知道通常在同一時空背景的他人或未來的自己,很難有相同的感覺, 這種方便的分享方式,嚴重影響所謂享受當下這種重要的人生體驗。尤其到底有誰會認真看那些照片或影片,大部分的照片或影片都只是在吃網路儲存空間每個月月費的錢。
恆毅力中選擇後專注力才是真正的關鍵,很多人忙東忙西,每天都非常認真的工作,但因為缺乏對單一事件的專注力,好像做了很多事情,卻往往一事無成。尤其目前的狀況,超高級的快速無線寬頻網路帶來的資訊讓數位感官超載,嚴重削弱我們的注意力。
今年我們家小朋友的生日,我們養了兩隻兔子,諾貝爾經濟學家赫伯特·西蒙曾經說過:一個有兔子的世界就是一個缺乏萵苣的世界,因為在一種事物上增加財富會在另一種事物中產生稀有和缺乏,許多兔子吃很多生菜,在訊息豐富的世界中也不例外。它造成了吞噬訊息的稀缺性。
根據西蒙的說法,訊息會吸引接收者的注意力,對於一份報紙或書籍來說,它的讀者不僅要花錢,還要花時間閱讀消化,跟網路上隨手可得的免費資訊,包括這篇文章,基本上完全不一樣。
爭奪專注力的資源越多,我們就越難專注。我高一的時候,爸爸送我一台簡單的音響, 一開始我會一邊讀書一邊聽空中補給合唱團那樣的音樂,但差不多過了一個月之後,我發現明顯唸書的效果很差,從此之後我再也沒有一邊唸書一邊聽音樂, 我覺得這兩件事情應該是要分開。
專注力的價值很高,如何好好的保護是相當的重要, 智慧型手機讓大多數的人沉迷其中,這裡面的世界真的相當的有趣,但智慧型手機可怕的地方在於即使是處於關機的狀態,也會消耗腦力資源,因為我們必須抵制住設備的誘惑,考慮可能會錯失收到什麼消息,甚至會觸發幻覺振動,我在很早以前就關掉了除了重要電話以外的所有通知。
像這種幻覺或神經衰弱在人類的歷史上並不少見,尤其在文明有重大的進展時刻,例如工業革命之後,快速發展的蒸汽動力、電報、日報、科學。 尤其電力的普及,照亮了所有的街道,然後刺激了整個社會。人們開始精神緊張,許多人突然隨身攜帶懷錶,他們不斷檢查以免遲到, 覺得自己相當的重要。
這種現象在今天的世界更加明顯, 追求更多更多的數位感官刺激, 更多人按讚和分享, 有一萬的追蹤者希望能到達三萬, 有百萬的追蹤希望有上千萬, 永遠都不能滿足。 外面的世界雖然很大,其實重要性遠遠比不上自己內心的想法,找不到自我通常就會缺乏專注力。
我心想美國肯定有很多大事,帝國大廈和自由女神像很大,密西西比河和大峽谷很大,草原上的天空很大。但沒有什麼比一個人對自己的看法更重要的了。
~林肯大道
I thought to myself that there are surely a lot of big things in America. The Empire State Building and the Statue of Liberty are big. The Mississippi River and the Grand Canyon are big. The skies over the prairie are big. But there is nothing bigger than a man’s opinion of himself.
~The Lincoln Highway
原文出處 李忠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