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時評

印度最賣座電影,為何不能負評?


Bollywood 電影「克什米爾檔案」(The Kashmir Files)在印度總理莫迪加持下,持續刷新印度最高票房紀錄,其極端民族意識卻大受爭議。電影以 1989 年後克什米爾叛亂、殺害印度教徒為背景,不少評論慨嘆,劇情粗暴簡化歷史,煽動印度教徒復仇,大批觀眾甚至在戲院叫喊極端口號。在克什米爾被剝奪自治下,此電影恐怕正加速暴力循環。

克什米爾大多數居民都是穆斯林,印度教徒為少數族群,當中以種姓制度頂層的婆羅門為主,他們被稱為克什米爾班智達(Kashmiri Pandits),在克什米爾叛亂中淪為政治暴力受害者。「克什米爾檔案」故事設定在數以萬計班智達逃亡 30 年後,身為後代的主角 Krishna Pandit 攜帶著祖父骨灰返回克什米爾,其後通過在大學的研究,輾轉得知父母是死於克什米爾武裝之手,並非祖父所說的意外。

電影上月放映初期,主流影評不過不失,但很快就引來社交媒體熱議。縱然劇情虛構,不少印度網民卻視之為血腥史實大揭秘,並得到莫迪與執政印度人民黨(BJP)多名部長讚揚,莫迪還指控任何負評都是「有陰謀的抹黑」;部分邦政府宣佈,為這部電影放映提供免稅優惠,有政府甚至請警員放假入場看戲。

聯邦婦女與兒童發展部長 Smriti Irani 在 Twitter 宣稱,期望電影「可讓充滿無辜死難者鮮血的歷史永不重演」,但結果似乎並非如此,網上流傳不少影片,拍到有觀眾在戲院高呼報復穆斯林的口號。在 Bollywood 擔當編劇的 Hussain Haidry 向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無奈表示,國家機器全力支持這部電影,向印度反穆斯林群情火上加油,情況令人沮喪。種種跡象表明,電影正促使歷史重演,只是受害者角色轉換了。

班智達不是唯一受害者
要明白這部電影的爭議,必先還原克什米爾歷史之複雜。作為印巴領土糾紛的前線,印度起初容許克什米爾自治,但當地民主發展滯後,與印度中央政府摩擦不斷。1988 年民主大倒退後,和平表達空間收窄,民意愈加支持脫離印度,加上巴基斯坦煽動,推使 1989 年克什米爾爆發武裝叛亂。

叛亂期間,極端武裝分子以信奉印度教的班智達為排擠對象,多人被殺及流亡印度其他邦。印度其後出兵血腥鎮壓,授予軍方逮捕與審訊權力,其暴行多年來引發居民抗議不斷,示威每每以大量平民傷亡告終。2019 年莫迪正式撤銷克什米爾自治權,令緊張關係進一步升級。

在整個暴力循環中,班智達顯然是無辜受害,但絕不是唯一受害者。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BJP 曾經以此為競選議題,指控前執政黨國大黨(INC)漠視班智達困境,但班智達社群普遍認為,BJP 上台後他們也沒有得到多少關照。現實中,克什米爾亦曾經有蓬勃的公民社會,有溫和派政治家調和分歧,但電影把他們全數抹黑為被巴基斯坦洗腦、與武裝分子同夥。

如今莫迪政府高調支持「克什米爾檔案」,被指為操弄民粹主義,參演的 Anupam Kher 也不諱言,如非 BJP 掌權,這部電影不可能成功。電影製作班底早前更受邀與莫迪會面,其中被公認為 BJP 支持者的導演 Vivek Agnihotri,以往作品已多次被指散播陰謀論。對於今次劇情爭議,他辯稱編劇參考大量班智達的親身經歷。

諷刺的是,著名印度片「作死不離 3 兄弟」(3 Idiots)編劇之一 Vinod Chopra,2 年前亦曾拍攝班智達題材電影 Shikara, 但由於結局宣揚和解,因而遭受極端民族主義者大肆攻擊為「叛徒」,電影遭到抵制。身為班智達的作家 Rahul Pandita 是該片編劇之一,他坦言觀眾更想看非黑即白的劇情,而不是細膩的情感,但製作團隊拒絕妥協。

與此相對,「克什米爾檔案」恰恰逢迎右翼政治的簡單敘事。同樣身為班智達的紀錄片製作人 Sanjay Kak 形容,這部電影「似乎由整個右翼生態系統孕育而成」,他又警告,只談班智達境況,而不顧克什米爾過去 30 年的處境,根本理解不了背後的民族情仇。「或許這就是過去 Bollywood 不講這些故事的原因,因為實在不夠空間說清楚如此複雜的故事。」

原文出處 C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