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時評

以弱勝強:烏克蘭可如何重挫俄軍?


擁有壓倒性優勢的俄軍,近日在基輔北部遭遇烏軍頑抗,未能速戰速決。樸茨茅夫大學軍事專家 Frank Ledwidge 在學術交流平台 The Conservation 指出,烏克蘭軍備和兵力遠不及敵人,但軍民士氣和抗戰意志高漲,加上游擊戰傳統,都足以使俄軍陷入持久戰,為急於取勝的普京最不樂見的局面。

2014 年 2 月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烏克蘭軍未能應對;後來當俄羅斯在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Donetsk)及盧甘斯克(Luhansk)扶植分離主義武裝,裝備簡陋但士氣高昂的烏軍開始反擊。由當時起,烏克蘭就開始有限度的軍事改革,即使改革缺乏綱領,又無法彌補多項弱點,但仍然大幅提高烏軍作戰能力。

自 2014 至 15 年起,烏克蘭國防預算已增加 2 倍,主要用於軍事現代化。這不僅僅是為了對抗俄軍,還為符合加入北約的要求。表面上,烏軍擁有大約 800 輛重型坦克,數千輛不同款式裝甲車,用以保護和運送約 20 萬正規軍。相較 2014 年,軍隊訓練更全面,有優良的領導層,特別是作為軍隊骨幹的士官幹部,更重要是士氣高漲,士兵普遍主動積極。

不過,與俄軍相比,烏軍裝備數量仍相當不足,而且大部分都相當陳舊。儘管軍工廠持續生產現代化版本的舊型號坦克,譬如改良版的蘇製 T-72 主力戰車,但依然難以招架俄羅斯的先進坦克和裝甲車。俄軍的砲兵和空軍同樣有壓倒性優勢,即使北約向烏軍提供了大批手攜式反坦克武器、防空導彈及其他配備,都不足以扭轉劣勢;俄軍空軍配備的 S-400 遠程防空導彈,連北約最先進的空軍部隊亦要卻步,更何況是以冷戰軍備為主的烏克蘭空軍。

以巷戰削弱俄軍野戰優勢
當然,我們不能只著重軍備比拼,正如英國國防學說指出,戰鬥力「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道德(士氣、凝聚力、意志)、概念(戰略、創新、軍事教條)和物質(武器)。在物質層面佔優,從來不是勝利的保證,烏軍擁有 10 萬預備役人員,另外很多烏克蘭平民都對槍械有基本認知,在道德和概念層面同樣具備優勢。

烏軍至今擁有 8 年實戰經驗,2014 年 7 月有編隊遭遇親俄武裝的火箭砲攻擊而全軍覆沒,背後有無人機導航。有過這些人命教訓,如今烏軍的部署更懂得避免俄軍火砲或空軍殲滅。近日報道還稱,烏克蘭憑著舊式戰機和防空導彈,依然成功擊落俄軍戰機。

除此以外,烏克蘭還有歷史悠久的遊擊戰傳統,以游擊隊展開小規模地面戰,軍事上稱為「地方防衛」(Territorial Defence),有時與正規軍配合行動。納粹德軍敗走後,反蘇的烏克蘭反抗軍(Ukrainian Insurgent Army)便持續在烏克蘭地下活動,造成敵方數萬人傷亡,直到 1953 年才被蘇聯成功鎮壓。

普遍分析都認為,普京正務求速戰速決,攻陷基輔、捉拿總統、扶植傀儡政權,迫使烏克蘭人投降,但烏軍和平民卻展現出堅定頑抗意志,減慢俄軍入侵步伐。若然戰略成功,烏軍很可能迫使俄軍打持久戰,無法做到速戰速決。Ledwidge 認為,烏軍最明智的戰略,可能是以土地換取時間,將俄軍引入城市,削弱俄軍的野戰優勢,使俄軍在血腥巷戰中泥足深陷。只要烏軍還成功取得西方軍備支援,將可以成為普京的噩夢。

當然,要如此牽制俄軍,烏克蘭人也要付上沉重代價,最壞情況可能演變成另一個車臣,大城市會淪為滿目瘡痍的戰場。為烏軍供應軍備的西方國家,同樣要面對俄羅斯威脅,正如普京宣戰聲明所預告,他會報復任何介入烏克蘭戰事的國家,有可能引發更大規模的國際危機。

原文出處 C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