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針對禾餘啤酒口味(判定為不佳)以及強調「在地物料」的討論。其實對真正想喝啤酒的消費者來說,這篇點出的問題,長期殺傷力比短期的政治爭議還重要。
近年來台灣的文青產品,很多已經淪為為純為耍帥而耍帥了,忘記了技術力才是硬實力。你可以花錢找設計師把包裝跟圖案弄得煞有其事,但如果技術力不到位,再美的「本土訴求」其實都是對「本土」這個公眾品牌的消耗與侵蝕。
用台灣的農產品做成產品,其實需要的是選對題材,要有硬技術力,並且搭配有意義的農產品。台灣做酒,本地素材最好的題材其實是米和水果/芋頭/地瓜這些有量又有品質的種類,不是大麥小麥這種注定在供應量體和長期品質上,很難與美國歐洲澳洲打對台的原料。
本地優越的技術力,比本地原料重要:例如得獎連連的葛瑪蘭威士忌(連英國人和美國人都開玩笑,說台灣人比我們還會做威士忌),它使用的大麥跟穀物,都不是台灣本地產,但無礙它成就優秀的國際級產品。
如果真的要做本地啤酒,其實本地獨特的啤酒花與酵母,可能都比大麥小麥重要。而且啤酒的獨特性,未必只限於主原料大麥和小麥。
分享一個小秘密,台啤中的一個關鍵原料,其實是在地的蓬萊米,這是它口感與香氣獨特的某個來源。如果要喝所謂在地的啤酒,台啤當之無愧。這件事偶曾經和一個美國人在吃台式熱炒時分享過,他訝異之餘立刻提到:這真是一個酷玩意,這又是你們的國家級啤酒,你們台灣人為什麼不用米啤酒(Rice Beer)這個定位,向國際行銷呢?
這是一個好提問,同時也解答了許多環繞禾餘啤酒爭議的一個關鍵:關鍵原料有時比主原料重要;而優秀的硬底子技術力,永遠比浮泛的文青包裝和在地訴求重要。
原文出處 Yik L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