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台灣登山家孜孜不倦地繪製登山路線圖,帶領當地人攀登,並向他們介紹自家的美景,希望能讓台灣成為徒步旅行熱點。
1992年3月,周業鎮站在台灣雪霸國家公園的大霸尖山山坡上。這座山峰海拔3500米,主要由黑色土質砂岩組成,以其壯觀的垂直岩壁而聞名。這是周第一次登山。
「氣溫在零度以下,我沒帶足衣服,」他回憶說。「當時我和兩個弟弟在一起,我們找到了一個木頭小屋,從牆上取下木頭,生了一堆火才活下來。」
周業鎮開始出現失溫的症狀,他說點起的火救了他的命。然而,火本身也有危險。周和弟弟在屋裏生火,差點被煙嗆死。
「從那以後,我意識到我應該認真為登山做凖備,」周業鎮說。
如今,台灣登山愛好者親切地稱周業鎮為「老山猴」,他曾16次攀登過台灣100座3000米以上的山峰。他還保持著以最快速度上下這100座山峰的記錄。撇開個人成就不談,周業鎮不僅展示了自己對徒步旅行的熱愛,還向無數人介紹了台灣的自然美景,他一手改變了台灣的徒步旅行文化。
現年70歲的周業鎮看上去樸實無華:目光炯炯有神,充滿好奇,隨意的眼神中透出一絲頑皮的氣息,留著一小撮椒鹽色的山羊胡。即使膝蓋有傷(這是他自稱遇到的第一個身體疾病),他仍然每天步行20公里左右。
從1995年到2021年3月,周業鎮每年花100天的時間攀登台灣中部延伸到東海岸的兩座山脈。除了自己的短途旅行,他還帶領團隊徒步遊覽台灣島上的100座山峰,從北部的新竹縣到南部的屏東,再到東端的花蓮、宜蘭和台東。
「我把每個登山者都當作朋友或親人,」他說,「我喜歡幫助別人,我相信,幫助別人登頂『百座山峰』是我責任的一部分。」
周業鎮的使命之一就是將台灣推廣為徒步旅行勝地,而這首先要讓當地人對山產生熱愛。為了讓第一次徒步旅行的人對徒步產生興趣,他的首選路線是為期六天的能高到安東軍的徒步旅行。這條路線高出林木線,沿著台灣中部山脊,穿過深谷和遼闊、夢幻般的矮竹林草地。
周業鎮說:「高山上有草,有湖,晚上露營時,周圍還有很多鹿。看起來非常漂亮。」
周很晚才開始遠足。年輕的時候,他鞭策自己無論做什麼都要做到最好,但卻很難在電子產品營銷工作之外找到其他出路。多年來,他走的是一條傳統的道路——結婚、工作、家庭。然而,他渴望得到更多的東西。
周業鎮說,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台灣的徒步旅行更多地被視為一項邊緣運動,因為在1987年之前的38年戒嚴期間,台灣大片山脈都是禁止入內的。隨著20世紀90年代台灣民主化,這些山脈向公眾開放,徒步旅行也變得更加普遍。90年代中期,周業鎮把大部分的假期和周末都用來徒步旅行。1999年退休後,他看凖機會,想讓更多的人參與這項他深愛的運動,所以他成為了一名全職的登山嚮導,為林口登山協會工作,並在島上建起了多條登山小徑。
憑借豐富的登山知識和對山地地形的了解,周業鎮很快成為一名炙手可熱的嚮導。台灣政府開始注意到這項運動越來越受歡迎,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周業鎮的努力。2005年,時任台灣總統的陳水扁召見周,周向他遞交了一份改善台灣徒步旅行狀況的提案。不久之後,台北市開始促進城市範圍內的健行步道,每年預算約200萬美元維護路徑和連接現有路徑。其中一條從城北的陽明山到城南的木柵,綿延92公里,被稱為「台北大縱走」。
2011年,周業鎮試圖打破在最短時間內攀登台灣所有100座3000米以上山峰的紀錄,這使他的登山生涯達到頂峰。之前的紀錄保持者用時6個月攀登了所有的100座山峰,且是在一名嚮導和一組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完成的,他們進行了24次不同的旅程,每天都把物資運上運下。而周認為他只需要8次旅程就能完成,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他能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裏完成100次上下。
「我們只有四個人,背包有20至30公斤重,」周回憶說,「不管下雨、颱風還是地震,我們都得去。」
最終,周和其他三位嘗試者在短短87天內登頂了100座山峰,打破了之前的紀錄。在周業鎮的回憶中,最讓人感動的並不是這些成就本身,而是他們一路走來為他人所做的一切。
「最有意義的事情是,我們在小路上綁了很多標記,幫助人們找到路。在山裏,一旦你迷路,就有麻煩了,」他說。
除了努力改變台灣的遠足文化外,周業鎮還努力讓這項運動更安全。台灣的地貌每年都因颱風而改變,周經常設計出新的路線,繞過那些被山體滑坡衝刷的地方,同時教徒步旅行者用傳統技能導航,這樣他們就不會過於依賴智能手機和其他高科技,這些技術經常會臨時失靈。
在周業鎮幾十年的努力下,台灣政府宣佈2020年為「台灣山地旅遊年」,推出了一系列特別設計的登山路線,突顯島上的生態和文化多樣性,還有淡蘭古道等歷史路徑,被認為是「台灣最古老的道路」,清朝時期曾連接台北和宜蘭。
但隨後,就有武漢肺炎病毒來襲。
現在,台灣正在建立由中央政府資助的徒步旅行教育中心,導遊可以在那裏接受安全培訓,周數十年來積累的山地知識也將傳授給希望體驗台灣山地壯美風光的徒步旅行者。
許多台灣人都和周業鎮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們與周一起登山,還一起在島上徒步旅行。有些人甚至受到鼓舞,自己也完成了攀登100座山峰。
新北市淡水市的何茱迪(Judy Ho)在與周業鎮一起登山之前,僅攀登了100座山峰中的8座。她經常看到嘉明湖的照片,嘉明湖是台灣島上最大的高海拔湖泊,明鏡般的湖面倒映著天空和周圍的景色,她夢想著能親自去看看。但要到達那裏,需要三天進入,三天行出,平均每天要在崎嶇的山路上走20公里。
「我們從黎明走到黃昏。天氣很糟,頭兩天傾盆大雨,第三天下雪,」何回憶說,「我很累,但我覺得很開心。」在周業鎮的帶領下,何終於看到了她夢想中的湖泊體驗到台灣島鮮為人知的美景。
何茱迪還說,「周業鎮在旅行中向別人傳授技能,」比如他把對當地動植物的淵博知識傳授給自己。
周業鎮希望徒步旅行者在離開景區時,所獲得的不僅僅是到達目的地的成就感。出於尊重,徒步者稱他為「老師」,而周稱他們為「學生」。周老師教學生們如何在山峰的低溫下生存,並指出許多台灣人只在自然節目上見過的野生動物,當他聽到一隻麂鹿的聲音或森林樹冠上獼猴的啁啾時,他就會停下來。周描述如何將闊葉蕨類植物折疊成水囊,或在傾盆大雨中用來擋雨,還談到如何識別各種蛇類,以及如果被致命毒蛇咬傷該怎麼急救。
由於膝傷還在恢復中,周業鎮現在已經不再帶領旅行團上山了。相反,他投身於一項全新的項目: 走遍台灣——當地人稱為「環島」旅行。
自3月以來,他已繞島兩次半,有時是獨自一人,偶爾也會有新老朋友加入。周業鎮說,包括在台灣各山峰上的旅行,他在台灣總共走了1萬多公里。
正如在山上尋找新的路徑,周也增加了新的路線環島遊路徑。他自稱的「蜘蛛網」路徑, 大多是不為人知的農村山路。他希望一旦發佈這些路徑,徒步者會花時間去遊覽和欣賞。
不過,周業鎮並沒有完全放棄山地探索,他仍能感受到山脈的召喚,並希望其他徒步者能像自己一樣體會到大山無與倫比的美麗和寧靜。回首近30年前的第一次大霸尖之旅,他首先想到的不是瀕死的體驗,而是他發現的美。
周業鎮說:「我曾聽人們稱台灣為福爾摩沙(美麗島),但(只有在登山之後)我才明白她究竟美在哪裏。我領悟了台灣之美。」
原文出處 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