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講「海洋史」,不能不瞭解傳統船隻(Junk, Sampan/篷船)結構與航行名詞,坦白說,這是不容易弄懂的學問部門。老番搞了二十幾年,還是一知半解,還是於課堂中會講錯。
上週與教女合開的政大課堂上,老番順勢講傳統船隻舵室在船尾,到了日本時代轉型為近代機械船,駕駛室才移到船中間。所以,船尾是傳統船隻最重要地方,媽祖供奉在這裡,駛船舵手也在這裡。更重要的,船隻航行方向,也是從這裡看。
由船尾操舵視角,尾樓官廳是背後「坐山」,前方通常是北方,右邊東方,左邊西方。所以,由中國來航的船,看到前面臺灣本島溪流可停靠的海口,會稱「北港」,右邊的溪流出海口為「東港」,另一側為「西港」。
由船尾掌舵者立場來看,船隻右側通道,是船隻停泊降帆(篷)方向,左側才是一般人從水仙門下船登岸的通道,文獻說船隻「左右設閘,曰水仙門,人所由處;左曰路屏,右曰帆屏」。文中的「屏」,是蠻南語的「邊pêng」。
但中國從來就不是只有一個,所以天朝轄領下各地(countries)的相關航行名詞就一直沒統一、各自表述。傳統航海簿(針路簿)有「用乾戌針十更船,取筆架山,在帆舖邊」、「用丁午針十更船,見龍牙門山,在馬舖邊過」,「帆舖」、「馬舖」,即上面所說的「帆屏」與「路屏」。「舖 phòu」,就是蠻南語「𦨭 pou」,用現在說法,就是「舷」。筆架山在右舷,龍牙門山在左舷!
好了,我們看西洋船隻常有水手爬到帆桅上,東洋篷船(Junk)也有,他們如何稱呼啊?他們的故事也不少,我不知有沒有人好好說。
原文出處 翁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