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儀在成為候選人後所提出「用溫柔堅定力量」改變選區正義,已經成為本次選戰的主軸,因為與之對比的則是另一種舊政治的典型,陳柏惟曾經在2020的大選中,透過站在小英的選舉浪潮、自身的努力與顏家的輕敵大意一度翻轉了這個系統,但是隨著罷免的操作與補選提名的過程中,讓外界重新思考這種舊秩序的政治意義:唯有徹底進行典範轉移,才能根本性地解構林靜儀口中「中二選區」盤根錯節的政商社文關係。
這種舊典範學名叫做「恩庇扈從政治」,很多人或許稱之為家族派系政治。仔細觀察,這是一個密不透風且等級分明的同心圓結構,猶如著名社會學者費孝通所描述的「差序格局」關係。最內圈的就是以血緣所構成的家族勢力,這種具備前現代性的繼承關係擁有資源分配的權力,這些利益則是集宗教信仰文化資本、擔任民代的政治資本、綿密人際網絡的社會資本對疊而來,最後聚合成為龐大的經濟資本,以公司作為類比,稱這個內圈為董事會也不為過。
第二圈是派系的利益合夥人。這群人多半是家族事業可信的經理,由於他們獲得最內圈的信任因此也扮演分一杯羹或管理者的角色,亦即常務董事的頭銜。這群經理人平日這些派系事業、宮廟系統、人脈網路進行組織性的管理,遇到到選舉時稱轉化戰時狀態,並化身為操盤手或總幹事,協助調度兵馬糧草甚至領兵直接短兵相接,得戰打完了又回到屯兵狀態,與其說擁有「政教合一」的身分,不如說類似古代的「兵農合一」的府兵制。
再次一圈則是派系的利益關係人。這群人的聚合只是一次性的商業合作關係,結合的基礎在於實力原則與過去的情誼,可能是兒時玩伴、國中同學或酒友,但因有其地緣政治上的生產群聚或社會關係網絡,因此被概括為某種最大公約數亦即地方派系的屬性,這使他們彼此之間擁有最基本的政商連結。然而這種關係看似很厚實有時卻很脆弱,過去的朋友可以成為明天的敵人,昔日的宿敵也可以成為未來的夥伴,一切端賴當下合作的需求,不論是選票或是鈔票,說穿了就是最有彈性的執行董事。
最外圍的則是各系統旗下的樁腳,他們的身分既是業務員同時也是家族企業的小股東,他們深知組織的壯大也讓自己雨露均霑,但因為身處外圍也甘之如飴。他們最終核心圈的職務安排,也許是基層里長,也可能是農會總幹事,平常執行上面指派的各項瑣碎任務,從動員群眾參加造勢、利益有衝突時烙人圍事、選舉時負責盯人投票、甚至在投開票所外按著人次碼表。
就是這樣等級分明、密不可分的同心圓結構才能夠打造一個「外人」難以撼動的派系生態;與其說他們在地紮根耕耘數十載,不如說已經將選區內的砂石、營建、土地開發的利益體系,結合了宮廟信仰的文化價值系統、同時縫合綿密的社會關係網絡並賦予政治甄拔的村里、縣議員、立委的層級,各層面互相交織鑲嵌,具有內在的凝聚力與強化的排他性,成為對外中央垂直或橫向派系整合議價的籌碼,對外成為遊走兩岸進行統戰的資源。什麼公民社會或民主法治在這裡只剩擺設或樣板,所謂的地方服務只是某種資源分配的過程,在圈外的選民只能視這種「父權侍從關係」為常態。
若想改變這一切,他們必然動員各種實質影響力進行杯葛或反抗,因為他們早已將地方的一草一木或一點一露視為自己的禁臠。陳柏惟暫時勢造英雄下曾經短暫扭轉了一切,等到國民黨兩位主席把罷免視為自己政治操作的工具時,再度重新啟動這個潘朵拉盒子。
陳柏惟用「堅固堡壘」形容這個同心圓結構,林靜儀呼籲用民主程序還給選民自由,如果訴求成真骨牌效將會在未來實現,二選區的選民不僅發現可以透過自己的自由意志改變這種傳統政治,其外溢效應必然擴及其他地方派系的政治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