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三年(1928)出生的陳景春先生現年93歲,是台糖少數經過台灣鐵路局員工訓練所修業通過拿到「司爐」合格證書的台糖鐵道員。他與蒸汽火車共伴四十幾年,包含了日治時期在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機關庫當囝仔工,顧火、生火、擦車到擔任司機員行駛過大內線臨時鐵道的危險路段,經歷過228、白色恐怖,這就是台糖糖鐵的「無形文化資產」。
陳景春先生說:228時新營糖廠開出一輛大火車(1067mm)停在平交道的鐵軌上,阻擋部隊開入新營。白色恐怖時期,新營糖廠的「碗公會」因李媽兜牽連,多位司機被捕,李明珠股長被槍斃。鐵道,不只是鐵道,是歷史、是傷痕。
我問道,開火車出去時怎麼解決吃飯問題?陳阿公說:後來他開順風牌,這內燃機車一度以酒精為燃料(台糖也產酒精),會把鐵鍋焊上螺絲固定住,放入生米與水,底下就加酒精,等酒精燒完,飯也煮好了。這也是我打聽火車勞動經驗中第二種靠火車燃料煮飯的方式,第一種是用車廂連結「鐵圈」(交圈仔)丟入蒸汽火車的鍋爐,待燒燒紅後,上面放著裝米與水的鐵罐,等鐵圈降溫後,米也就熟了。火車不只是火車,還是勞動生活的處所,是那個年代的鐵道文化的精神價值。
何謂鐵道文化意義?是鐵道美學價值、科技價值、社會價值與精神價值,在今天陳景春先生的口述訪談上,我們看見了這四大價值的展現。
再次感謝吳登瑞老朋友的相挺與超好吃的拔樂!感謝洪琳茹、陳佑禎、王翔的協力。
原文出處 曾則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