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台灣史

(影)橋仔聚落的前世今生 成大歷史系田調成果發表


日期:2021/10/31上午09:30
地點:橋仔村
攝影:陳鵬雄

文化處與成功大學歷史系合作,在橋仔村完成為期4天的田野調查,31日上午舉辦成果發表會,師生與社區居民共同分享橋仔的前世今身,同學們細緻的觀察與體驗透過故事串連重現歷代居民生活點滴,累積的調查成果將成為未來豐富漁村文化觀光的重要資產。

原文出處 馬祖日報社

=====================


圖說 左 謝仕淵老師 右 廖伯豪

謝仕淵 老師相關描述

從小就被師長教導,調查時要備齊感官,發覺田野中給人的訊息。摸摸看看路邊棄置的石頭,就是一種職業的習慣,以前發現過墓碑,但這次去馬祖,博班學生伯豪竟然就因為這樣的警覺,而找到一塊沒被發現的石碑。

石碑是界碑,發現地點就在橋仔的大澳澳口,下半段尚未尋獲,目前所知訊息僅有康熙二十八年、連江縣正堂、界碑等,消息一出,地方文化界相當興奮,甚至發現過程還登上馬祖日報頭版。

過程中,大家很謹慎,不能排除石碑是壓艙石而被帶來馬祖的可能,直到附近長者回憶,石碑以前曾被立於某處,疑慮才漸消。

目前為止,只有十九世紀中期的鹽碑,反映了因配鹽而產生爭議的歷史。但北竿鄉志所述: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廷平定台灣後,將邊界推至海岸,招原內遷人民歸里復業,次年九月再開放海禁,准許五百石以下的民間商漁船出海捕魚,但是海外的島嶼仍未解禁,竿塘諸島仍為「禁山」。康熙後期,隨著人口的增加,使得居民被迫前往各島開墾,甚至結黨作亂,下海為盜。「大小崳山、浮鷹、四礵、朱榮、竿塘等山,皆匪船潛藏之所。」….

官方所立的界碑,說明了官方可能為了處理海禁解除後,各島匪船潛藏,而必須立界碑申明或者警告某事,這是一段解除海禁後,海民活動與地方秩序如何重建的過程。文化處已經在著手安排後續的研究,相信石碑的史料價值會被解明。

石碑出土是五天馬祖課程的附帶收穫,但可能對於地方歷史的理解有很大的影響。若是如此,這項由成大規劃設計學院推動的計畫,對於地方的意義將會更完整。

原文出處 謝仕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