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時評

IKEA在瑞典推出 Strömma 訂閱服務,正式踏足綠電市場


全球綠色供應鏈抬頭,對環境影響較小的綠電備受追捧。在歐洲,電力自由貿易系統相當先進,每家每戶可以選擇不同發電公司,而隨著永續概念彈起,就連傢具店、車廠也紛紛開拓電網事業,發掘售賣可再生能源的新商機。

外國的電力市場大多屬局部或全面開放,例如英國早年通過「1983 年能源法」准許私營小型發電廠供電,又將市場上下游的發電與輸電配電強制分離,為電力批發及零售市場引入競爭,歐盟亦仿傚這種電力自由化的模式。近年一種新的零售賣電概念也逐漸抬頭,有助降低家庭用戶選用綠電的門檻,形成一條可持續採購的供應鏈。

今年 8 月,羅馬尼亞電力公司 CEZ Vanzare 就推出為期 12 個月的可再生能源合約「CEZ Verde」,標榜 100% 來自位於多布羅加的風力場供電;還有兩個天然氣燃料供電合約「CEZ Gaz Optim」和「CEZ Gaz Optim Plus」,冀吸納更多關注永續發展的客戶,營銷手法簡便。就像申請手機上台計劃般,家庭用戶可經當地超市及連鎖家電店,選購適合的套餐,而且能透過手機應用程式觀察用電情況,以改善能源消耗情況。

當地企業加快改革能源產業,除做好 ESG(環境、社會和管治)外,也為追趕國家步伐。羅馬尼亞在 2019 年消費的能源中,超過 24% 來自可再生能源,名列歐盟綠電使用國第 10 位。不過,羅馬尼亞持續被批減碳力度不足。原本當地電力交易集中於市場,使電價透明、公開、具競爭力,但這種特點卻成為電力採購商的阻礙,例如要面對電力交易所的電價波動。該國去年重新引入被棄用近 8 年的電力採購協定(PPA),放寬對電力市場的管制,讓電力買賣雙方自由協商,允許簽訂長達 20 年的場外交易合約,提供投資可再生能源的誘因,以期 2030 年將綠電比例提高至 30.7%。

亦有外行人把握 ESG 趨勢,踩過界殺入電力市場。每次提起 IKEA,很多人只會想到傢具甚至食品,但其實這間傢具龍頭最近在瑞典推出 Strömma 訂閱服務,正式踏足綠電市場。家庭只需要支付定額月費,就能獲得風力或太陽能能源,並在應用程式上監察用電量。IKEA 之所以成功化身電力公司,主要是透過太陽能公司 Svea Solar 向北歐電力交易所 Nord Pool 採購電力再轉售。

到底減排低碳有多賺錢?不如用數字來說話。2020 年,美國電動車廠 Tesla 在碳交易市場賣「碳權」淨賺超過 15 億美元,佔年內總收入 5%。早年創辦人 Elon Musk 決意將公司由 Tesla Motors 更名為 Tesla,其實也強調了在儲能和太陽能板市場的雄心。今年 7 月, Telsa 正式向德州政府申請開設子公司 Tesla Energy Ventures ,註冊成為零售電力供應商,直接賣電給當地民眾,以及讓家中裝有太陽能板的德州居民共享電力,向電網出售多餘電力來賺錢。

不止於此,Telsa 一直有建置大型電池,幫助其他企業生產、儲能及供電,例如向蘋果加州總部提供電池組,助其太陽能發電場儲電。有分析師大膽預測,零售電力將成為 Tesla 未來的利潤核心,電力業務有望為 Tesla 每年進帳逾 2,000 億美元。

各國揚言訂立碳中和、淨零排放等願景,驅使資本市場更進取,企業自給自足、零售賣電的形式,能否加快產業以至個人的綠色轉型,且看如何顛覆傳統電網格局。

原文出處 C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