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時評

英國平等事務大臣Kemi Badenoch : 「我不在乎殖民主義」


網媒 VICE 日前披露,英國保守黨新星兼平等事務大臣 Kemi Badenoch 在 2018 年的 WhatsApp 對話紀錄,批評她在對話中直言不在乎殖民主義,又指「在此之前,(當地)從來沒有任何『權利』的概念」。然而,牛津大學道德與教牧神學欽定教授 Nigel Biggar 支持其論說,認為即使英國昔日曾參與奴隸貿易,卻也在 19 世紀,將非洲人從活祭(human sacrifice)和當地本身的奴隸制中解放出來。

首相約翰遜上週改組內閣,Badenoch 獲委任為外交部聯同房屋社區及地方政府事務部國務大臣,並保留副國務大臣級(Parliamentary Under Secretary of State)的平等事務大臣一職,但她隨即被「翻舊帳」。 VICE 報道指,涉事紀錄為私人對話,或發送至群組「保守黨尼日利亞之友」(Conservative Friends of Nigeria)。當時她稱:

我不在乎殖民主義,因為(我)知道殖民主義來到前,我們在做甚麼。他們到來,只是造就出不同的贏家和輸家。
(I don’t care about colonialism because [I] know what we were doing before colonialism got there. They came in and just made a different bunch of winners and losers.)
此前從來沒有任何「權利」的概念,於是只得舊精英有損失,而非尋常人。
(There was never any concept of ‘rights,’ so [the] people who lost out were old elites not every day people.)

向 VICE 提供紀錄的 Funmi Adebayo 是「保守黨尼日利亞之友」創建者之一,與 Badenoch 同為尼日利亞裔,並曾是保守黨支持者。Adebayo 受訪時批評:「這些對話表現出 Badenoch 並不瞭解英國殖民主義的影響,尤其是對英聯邦國家的影響,十分無知。」VICE 則於報道評論:「大英帝國及她的歐洲同路人相信白人優越。土著群體所經歷的極端排斥、流離失所與暴力,只是為了讓英國人得以繼續管治。雖然,已有人提倡應在英國學校教授這段歷史,但殖民主義的影響其實持續至今,人們仍舊因為殖民時代的法律而喪生。」

Adebayo 解釋,由於 Badenoch 加入外交部,而她認為不應該讓「如此無知、不瞭解歷史的人」負責管理國際關係,故透露對話紀錄。不過,Biggar 教授則在英國政論雜誌「旁觀者」(The Spectator)為 Badenoch 辯護,指她「比其批評者更瞭解歷史」,因為她清楚點出事實 —— 歐洲殖民者來到非洲前的幾個世紀,非洲人正在奴役其他非洲人,甚至進行人祭。

Biggar 續指,當時的非洲人會在戰爭與襲擊中俘虜其他非洲人,有時更會捉人抵債。部分奴隸變成出口羅馬及阿拉伯市場的資產,留在本地的則可能淪為人祭祭品,以安撫神明或向亡者提供僕役。這亦是顯要展示財富的渠道,藉此恫嚇其他旁觀者。Biggar 補充,雖然當時作為妻子、受寵的人、女人和外國人,也有可能淪為儀式受害者,但奴隸往往是「祭品」的主要來源。

英國過去確有加入奴隸貿易的歷史,但 Biggar 強調,英國也是首個國家對奴隸貿易及其背後醜陋的種族主義表示懺悔,並成為史上首個因應基督教信念,分別在 1807 年及 1833 年廢除奴隸貿易和奴隸制的大國。他又指,大英帝國自 1807 年到 1960 年代,從巴西、非洲,到印度、馬來西亞,致力遏止全球奴隸貿易及制度。

只是,Biggar 本人近年亦捲入英國殖民史的爭議。2017 年,他在「泰晤士報」發表名為「別對我們的殖民歷史感到內疚」(Don’t Feel Guilty About Our Colonial History)的文章,以及其參與的研究項目「倫理與帝國」(Ethics and Empire),就曾惹來一眾牛津學者發出公開信抨擊。

另有學者提出,在 19 世紀國際法與帝國主義歷史中,以文明使命為旗號、保障西方以外人民權利的法律措施,曾發揮重要作用。英國於 19 世紀中後期,便與非洲統治者締結條約,甚至使用武力,以廢除活人祭祀。這些非洲本土奴役歷史,也許就是 Badenoch 所說的「我知道殖民主義來到前,我們在做甚麼」,以及「此前從來沒有任何『權利』的概念」。

原文出處 C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