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捐贈2萬劑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苗給台灣,並且將在台灣設立貿易代表辦公室。
「南華早報」17日引述分析家看法,像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這3個波羅的海國家,不依賴與中國的貿易,意味著可能優先著重普世權利和自由:對立陶宛來說,儘管會引起北京憤怒,但是該國「沒什麼好損失的」。
報導指出,立陶宛政府捐疫苗給台灣、在台灣設辦事處,5月也退出北京領導的「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CEE,17+1),近日更呼籲該國的歐洲夥伴跟進退出該合作機制。
對一個人口僅280萬人的國家來說,這種強硬立場似乎是華府號召歐洲盟友,對中國採取更強硬態度的跡象;然而,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這3個曾經在蘇聯統治下的國家,另有他們自己的理由,要與北京保持距離。
其中一個就是在貿易、投資上對中國的依賴度低,以及提倡人權、支持自由的天然傾向。在歐洲國家中,這三國是接受中國外商直接投資最低的,以國內生產總值(GDP)來算,立陶宛佔中國外商直接投資比率僅2.1%,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各為3.3%、3.6%。
丹麥智庫「丹麥國際問題研究所」(DIIS)外交政策與外交事務研究員拉森(Jessica Larsen)說,少了對中國進出口的依賴,賦予這些波羅的海小國「一些籌碼」,這三國因受俄羅斯壓迫的歷史,「為民主和人權發聲似乎是迫切的議題」。
羅馬尼亞亞太研究院(RISAP)副院長布琳札(Andrea Brinza)說,沒有這種依賴性,意味著北京不能用經濟手段懲罰立陶宛,「立陶宛政府沒什麼好損失的」。
拉脫維亞、愛沙尼亞過去也曾在西藏議題、華為問題,展現挺身對抗中國的能力。拉森說,中國與俄羅斯之間密切的軍事和經濟關係,也不受視俄羅斯為「主要敵人」的波羅的海國家歡迎,而且,由於「17+1」落實的「非常少」,這三國也愈加對中國的承諾幻滅。
北京已經揚言,會對立陶宛友台行動祭出「反制措施」。澳洲國立大學研究台灣問題的講師宋文笛說,任何對立陶宛的制裁行動,都將損及中國力圖打造「可愛」形象的努力,並且有引起整個歐盟反感之虞,「對一個較小國家採取的相當溫和措施反應過度,都會加速疏遠許多其他正在觀察此事的潛在朋友。」
原文出處 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