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BOOK

【條條大路通電影】


書名:【條條大路通電影】
作者:梁良。
出版日期:2021年。
出版社:新銳文創。

======================================

【作者簡介】:

梁良,50年資歷的影視文化工作者,長期從事影評、編劇、編輯、出版、教學等文創相關工作,並推動兩岸三地之影視發展,參加多種活動,歷年出書20餘種,發表之文字作品逾300萬字,曾編撰多本中文影視工具書。

電影評論風格務實,著重影片對大眾的反應,對華語電影之研究著力甚深。

曾任多屆電影金馬獎、電視金鐘獎、優良電影劇本徵選、及大陸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等評審委員。

現為香港「亞洲週刊」及台灣「醒報」之特約作者、中國影評人協會副祕書長、中華電影製片協會常務理事、中華編劇學會及台灣電影教育學會理事。

======================================

【自序】:

2020年6月初,在台灣第一波的新冠肺炎疫情稍退之際,忽接《台灣醒報》林社長發來私訊,問我可有興趣在他們報上開闢一個電影專欄?

我和意玲是相識四十年的老友,自然一口答應,並很快商定以「梁良談影」為欄目名稱,每週撰寫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當初雙方都同意這不是「影評專欄」,但內容取材到底該是那個方向並無定論。

後來我想到,不妨從當週的時事出發,將讀者會感到興趣的話題延伸到電影來談論,對相關的人、事、物等加以借題發揮,於是產生了本書收錄的五十多篇文章。

由於我每次在選題時都會盡量聚焦在一些新聞熱點,因此讀者若依時間軸來閱讀書中文章,多少可以看出這一年來在疫情籠罩下的台灣乃至國際局勢的一些有趣變化。

文章數量最多的自然是「疫情下的電影」相關話題,談到疫情對台灣電影市場以及全球電影產業的影響,其中感受最深的是往往發生「計畫跟不上變化」的情形,例如我在2021年5月初才談論今年暑期檔的電影市場反撲趨勢,不料還不到一週時間,台灣便突然出現了疫情暴衝,雙北乃至全國迅速陷入防疫三級警戒的恐慌之中,連過去一年從未勒令關門的全台電影院都被迫停業了,所謂的「暑期檔」尚未開始便已夭折。

而與此同時,歐美多個地區的戲院卻陸續解封,彷彿他們的疫情危機正在過去,其實他們國家每天公布的確診數字仍是好幾千乃至好幾萬,而台灣連續一週的確診數字不過是好幾百而已!

也許,台灣活在疫情下的「平行時空」太久了,現在換他們活在平行時空。

除了疫情之外,美國的總統大選也是2020年人人關注的熱門話題,因此也有多篇專欄文章談到川普與拜登的角逐,並延伸到談美國的政治、歷史與文化等多個方面,而「陰謀論」也是不能不說的話題。

另有一些爆紅的人物和熱門電視劇、紀錄片等,亦正好與時事輝映,我都趁機寫到了。有些文章在刊出時因篇幅所限或編輯原因未能暢所欲言,我在整理出書時有加以增修補正,務求把那個話題談得詳盡些,例如〈談西洋棋、象棋與圍棋電影〉一文最為明顯。

2020年4月14日,享耆壽98歲的著名影評人和電影史學者黃仁先生(本名黃定成)去世了。黃老前輩在我自港遷台定居後一直提拔和照顧了我幾十年,是我的貴人和恩人,對於他的離世我深感悲痛自不待言。

5月1日起,我在自己的臉書上執筆寫下追憶黃仁先生的前後13篇,共1.5萬多字。期間,圈內外的朋友對這一系列的悼念文頗多關注,兩岸都有人在徵求我同意下將它整理成一篇長文在網上重新發表。

如今我既有機會結集出書,便自行重新整理了這篇臉文,也趁機修正了文中的一些記憶小錯誤,作為本書「附錄」以紙本發表,方便大家用「閱讀印刷品」的方式表達對黃仁先生的追思。

其實,電影世界浩瀚如海,怎麼也看不完、寫不完。作為一個持續寫作了50年的影評人,我所能觸及的電影話題也不過九牛一毛而已。不過,正如本書書名所言,「條條大路通電影」,只要我們始終保持一個開放的心態去欣賞電影,去感受和思索電影中提出的問題,也許我們的人生道路也會跟多采多姿的電影世界相通,從而變得海闊天空、自在遨遊!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台灣醒報》林意玲社長,她在台灣第二波的疫情猛烈衝擊下,仍然堅持挺下去,咬緊牙關繼續出報,在人力物力財力都比對手遠遠不如的情況下,憑《台灣醒報》同仁的拼搏精神和優秀品質擠身「台灣四大報」之列,令人既痛惜又高興。而她在百忙之中仍能抽出寶貴時間為拙著撰寫推薦序,更是盛情可感!

梁良
寫於2021年5月第二波疫情下的台北市

======================================

《條條大路通電影》全書目次

推薦序 像雷達般的影評人——梁良其人其書
自序

【疫情下的電影】
在片海中尋找金沙——台北電影節選片筆記
此情可待成追憶——設想疫情過後的電影業
「後疫情時代」的電影院角色
每個影迷心中都有一座電影院
2020年度電影回顧之外語片
2020年度回顧之台灣電影因禍得福
2021年,學著與病毒共舞!
過年了,來看賀歲片!
戲院業的生與死
《哥吉拉》來救市了!
暑假檔電影的今與昔
疫情下的平行時空警告:《未來總動員》
從《郵報:密戰》看「危機就是轉機」

【鏡頭下的美國政治、歷史與文化】
雄辯滔滔的美國電影
正義通常都會遲到——紀錄片《愛潑斯坦:上流濁水》的教訓
「平等」是要爭回來的——看《RBG:不恐龍大法官》的啟示
兩部有關美國內戰的史詩級大片
川普真是「壞總統」嗎?
從電影看阿拉莫的重要性

【銀幕上的電影、銀幕下的人物】
陳木勝與同輩導演的「新浪潮第二波」
張愛玲與電影
「永遠的007」史恩.康納萊
從青春少女演到超人母親的黛安.蓮恩
翁山蘇姬與她的傳記電影
從哈梅訪談看《王冠》中的英國王室婚姻
從《王冠》影集看菲利普親王的人生故事
「戲紅人不紅」的布萊恩.李.克蘭斯頓

【「拍電影」的電影】
關於「拍電影」的電影
拍電影是一個迷人的行業
《誰殺了唐吉訶德》與著名的「開發地獄項目」

【三部曲電影】
舊片重映潮與三部曲電影
從《教父3》談到《教父三部曲》
「三部曲電影」是如何產生的?

【陰謀論電影】
李登輝和政治醜聞電影
美國爆料電影何其多
談「陰謀論電影」
人類移民火星:是預言還是謠言?——趣談「火星電影」
「氣候變遷」的電影紀錄片

【下棋影視知多少】
談全球最熱門的《后翼棄兵》
談西洋棋、象棋與圍棋電影

【條條大路通電影】
在電影中尋找偏鄉愛心老師
用好電影向好老師致敬
那些末日電影教我們的事
機器人電影的多個面相
以聾啞人為主角的台灣電影
從聖誕電影找回「聖誕精神」
魔術師大電影
關於蘇伊士運河的電影
拍攝火車大災難的兩部電影代表作
第93屆奧斯卡有何關注點?
奧斯卡級別的紀錄片大有可觀

【附錄】
追憶我和黃仁先生一起走過的那些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