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後浪推前浪,但不再年輕的人,對一代新人是否勝舊人或者有異議。「一蟹不如一蟹」(Kids these days)效應並非新鮮事,研究相關效應的心理學家指出,對下一代有抱怨,反映這些批評既不準確,亦非基於特定文化或時代而提出,純粹是普遍人性的遺忘特質產生錯覺所致。不過,這些錯覺往往不論年紀,發生在大部分人身上;當中,下一代人對前代的遺忘,又會帶來其他影響。
早在公元前 624 年,古希臘人已有文字記錄,惋惜當代青年的表現。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一個社會主義者」,部分情節與研究人員對「一蟹不如一蟹」效應的解釋類近。小說中,年輕的「他」是充滿熱情、致力宣傳、參與結社活動的社會主義者。到「他」步入社會、娶妻生子,已甚少參與聚會及活動,卻仍一度認為自己的社會主義熱情從未減退 —— 人們往往忘記自己本身,也會隨時間推移而發生變化。
一成不變的錯誤觀念下,有人會認定年輕人的成熟程度、態度及行為也是一成不變。不過,年輕人之間也會遺忘一些前人舉措,這種持續發生在下一代的遺忘效應,也就是「世代遺忘」(generational amnesia)的表現。
英國廣播公司(BBC)資深記者 Richard Fisher 認為,今人的「理所當然」觀念,正好反映甚麼是「世代遺忘」。例如,已故英國科幻作家 Douglas Adams 曾指:「過去一段時間,我們還未搞清楚椅子應該要有多少條椅腳、要多高,以致坐上去會不時崩塌。現在我們僅視椅子為椅子,不再視之為技術。」問題在於,每一代人接受的世界,都經過前人塑造,卻把這一事實忘記。
社會、科技要進步,看重 AI、區塊鏈等「技術」,不在意造椅「技術」似乎無可厚非,反正一切是如此理所當然。但 Adams 提醒,如果新一代忘記了前人帶來的積極變化,反之也可能忽視前人曾如何破壞世界。科學家觀察海洋生物得出的「基線變化綜合特徵」(shifting baseline syndrome)便是一例。
1990 年代,法國海洋生物學家 Daniel Pauly 留意到,儘管某些魚類種群的客觀紀錄牠們顯示數量一直下降,但每一代科學家似乎都只以自己的研究,得出較低的數字及生物多樣性為基線。1995 年 Pauly 在一篇文章指出相關盲點,表示科學家們未能充分解釋物種緩慢消失的過程,同時明明呈現枯竭趨勢,每一代人卻都接受了他們所繼承的、正在枯竭的海洋,以此為「正常」,形成「基線變化綜合特徵」。
華盛頓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Peter Kahn,其後亦藉德州城市侯斯頓(Houston)的空氣污染研究觀察到類似現象。Kahn 在市內黑人社區訪問孩子們對當地環境質素的看法。他發現孩子們清楚空氣污染是甚麼一回事,亦會列舉其他受污染的城市例子,卻沒有指出,侯斯頓已是其時美國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Kahn 認為,孩子之所以接受充斥空氣污染的侯斯頓,原因他們生在當地,且大多數人從未離開該市。一直在此生活的他們,建立了自認為正常環境的基線。
「世代遺忘」現象,從環境變化入手,可能較易觀察。 但「世代遺忘」的無處不在,也能反映在社會上。Fisher 舉例,普選應是無可爭議的權利,這一事實卻甚少有人記住。或許需要時刻記住,有甚麼物事已經消失或正在式微、自問是否不自覺下接受了現況,避免成為遺忘的人。
原文出處 C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