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NEWS

中國6月10日『反外國制裁法』生效矛頭直指美國 20210610


中國『反外國制裁法』6月10日生效,官媒表述的意圖很明顯,中國從此獲得了一個反外國制裁的武器,反外國,對中方而言,主要是反美國,反西方。

觀察人士分析,中國通過這樣一部『反外國制裁法』,有一種緊急需要,這就是在中國與美國,與西方對抗加劇,在新疆、香港,以及貿易主方面不斷引發西方制裁中國高官及實體之後,中方繼續找到這樣一個讓自己“合法”對抗西方的武器。法新社則分析,中方需要以此解壓。

新法總共十六條,毫不掩飾對抗基調,新法第三條稱,中國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任何國家以任何借口、任何方式干涉中國內政。與其說是法律條文,給人的感覺儼然是外交部發言人的講話。

該條款還稱,外國國家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以各種借口或者依據其本國法律對中國進行遏制、打壓,對中國公民、組織採取歧視性限制措施,干涉中國內政的,中國有權採取相應反制措施。

以上言辭顯示,中方把西方國家任何針對中國人權問題,破壞香港一國兩制,大規模鎮壓維吾爾人引發的制裁都歸之以“干涉中國內政”,依據法律對中國制裁的,比如美國近年先後通過的香港法案,新疆法案,西藏法案,都可以“符合”條文中所說的“以各種借口或者依據其本國法律對我國進行遏制、打壓,對我國公民、組織採取歧視性限制措施”,因此觸犯了中國『反制裁法』。

因此,這是一部威脅外國不要制裁中國的制裁法。

新法規定的具體制裁措施幾乎從美國制裁中國高官和實體的具體措施拷貝而來,無非改換了主體,比如,制裁措施包括不予簽發籤證、不準入境、註銷簽證或者驅逐出境;查封、扣押、凍結在中國境內的動產、不動產和其他各類財產等等。

這樣一部反外國制裁法的效力如何,它能夠阻擋美國和西方國家今後因人權、貿易等問題繼續制裁中國嗎?香港城市大學教授王江雨對路透社稱,中國以前既無國家實力又無政治意志使用法律手段反制美國制裁,但是,中國從今以後兩個都擁有。

事實上,中國此前已經對美國、歐盟對中國高官及實體的制裁採取了反制,貿易戰最激烈時期,中國也對美國每次採取的加碼關稅“對等反制”,只是因為美國對華貿易赤字巨大因而美國對華懲罰性關稅數額越來越大時,北京後來已無法繼續“對等反制”。

中國反外國制裁法針對歐美而來,但從中國曆次反制並不能阻止美國一次又一次的制裁來看,中國無法阻止美國的制裁。歐盟對中國的制裁有限,六四以來只有一個明顯的例子,這就是數周前首次對涉及新疆維吾爾人權的中國高官及實體發出制裁令,中國隨即採取極不對稱的強烈反制,結果,習近平去年12月底與歐盟苦苦談判達成的『中歐投資協議』告吹,此舉公認中方得不償失。

有些國家倒不是制裁了中國引發反制,比如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僅僅因為拒絕華為參加5G建設,帶頭提出國際社會對新冠病毒來源獨立調查而激怒中國,中國為此單方面多批次制裁澳大利亞,制裁的結果,給澳大利亞農產品帶來一定損失,但中國無形中哄擡了澳大利亞鐵礦石的價格,最後是中國自己的利益受損。

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教授馮崇義對自由亞洲表示,中國採取以牙還牙的方式應對外國制裁,往往高估了自己的實力。他表示:“他們的心態就是遠遠的高估習大大的威風,遠遠的高估中國的實力。他有時候是自己把自己騙了,認為他們真的那麼強大。他對澳大利亞,對歐盟的制裁,認為歐盟和澳大利亞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很大。”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對路透社表示:“中國似乎很焦急,如此行動對吸引外國投資讓外企安心很不利。他們感覺自己將越來越多被利用為一場政治棋盤上的隨時可以犧牲的棋子”。

也有人評論,以不予簽證、不準入境、查封、扣押、凍結動產或不動產手段制裁對方,此舉美國對中國使用比反過來更有效。因為中美人員流動嚴重不對等,美國仍然是許多中國人尤其是高官家屬子女們去的最多的國家。

原文出處 r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