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比病毒傳播得更快,但疫情畢竟不是戲院失火,我們逃無可逃。
在這個網路時代,風吹草動,一夕數驚,恐慌總是漫長而緩步地折磨我們。
恐慌需要出口,這些出口反映了人的本質。
焦慮是基本的,也是本能的反應。焦慮是我們對感知到的壓力或威脅,欲有所作為,卻又無能為力的心理狀態。關鍵的問題是,我們如何處理焦慮?
焦慮者最本能的反應就是擴大焦慮,他緊盯著各種訊息,再向別人轉傳、傾訴各種似是而非、無從查證的訊息。他分享著自己的焦慮,恨不能把全世界的人都拖下水。當然,他也會獲得回應,因為他並不孤單,終有物以類聚,可以彼此陷溺其中。
有些焦慮者需要的出口不是分享而是攻擊,憤怒是其一。因恐慌而焦慮的人,往往需要尋找情緒的出口,一個「該負責的對象」成為目標。在網路上發文轉貼情緒化的攻擊言論,朝別人出氣、發火、責怪,其實只能是一種渲洩。
因為這種憤怒的渲洩是無力的,像射向虛空的箭,沒有目標,也無法帶來改變;久而久之,它耗盡了我們的心力,使我們最終淪為一個幸災樂禍的旁觀者,人心也就益加酸澀了。
其實,焦慮也有它正向的一面。焦慮幫我們劃清了世界和自己,讓我們更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侷限性與可能性。
當我們認識了「勢不可為」的邊界時,其實我們更可以回到自身,重新審視更個人的自我實踐。
也許我們可以靜下心來,整理堆積多年的儲藏室,幫孩子油漆他的房間,重新料理陽台的植栽,設定一個主題研讀書籍,下決心學會五道拿手菜,幫父母記錄口述歷史,寫幾篇自己成長的回憶,重拾畫筆……。
作好個人衛生防護,疫後世界仍將繼續運轉,屆時沒死的我們,應該成為更好的自己。
原文出處 康文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