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台灣史

王業立 老師 : 1960年臺北縣三峽鎮的兩個第一 20210515


1960年的今天,林雪美當選臺北縣三峽鎮鎮長,成為台灣第一位女鎮長。

三峽不僅誕生了台灣第一個農會(1900年),也選出台灣第一個女鎮長。

原文出處 王業立

==========================

1960年5月15日,是台灣地方自治史上劃時代的一天。這一天,小學老師林雪美以6224票當選台灣省台北縣三峽鎮鎮長。從這一天起,林雪美不但成為第四屆三峽鎮鎮長,也成為台灣地方自治史上第一位民選的女性鎮長。

重男輕女的時代 如果女人當選太丟臉!

時間回到60年代,那時的台灣社會與今日迥然不同,人們觀念普遍依然保守傳統,男尊女卑、重男輕女仍舊是主流觀念,從政這件事情,更是男人的專利與特權。也因此,當年紀輕輕三十歲都不到的林雪美,突然披掛上陣,代父出征,參選三峽鎮長時,她所受到的阻力可想而知。

林雪美曾在一次訪問中提到,那時在競選期間,無論她走到哪裡,所受到的不是嘲笑,就是批評。「有人說:如果女人當選,男人都應該全部去閹掉算了;也有人說:如果女人當選了鎮長,門牌就要改成吊在後門,太丟臉了!」

無牛駛馬 女兒代父出征

其實話說從頭,選鎮長這件事情,本來也輪不到林雪美身上。林雪美的父親林義是三峽鎮的第三屆鎮長,原本1960年的這次選舉,林義已經成功連任,但因為對手李章榮提出訴訟,最後被判當選無效,鎮長選舉只好從頭再來一次。

林雪美並不是林義唯一的孩子,事實上林家還有好幾個兒子,本來代父出征這種事情,應該由兒子代勞,怎麼輪也輪不到林雪美這個女兒。但命運這種事情就是這麼有趣,林家的幾個孩子當中,竟然只有台北師範學校畢業的林雪美,擁有足以符合鎮長參選資格的學歷。「無牛駛馬(沒有牛,只好騎馬),就『駛』了我這匹馬出來。」

早出晚歸跑基層 自己帶便當的候選人

林雪美這匹沒有人料想得到,只有27歲的小黑馬,就這樣出其不意地,殺進了原本屬於男人的政治世界。當年她的競選對手,想當然爾是一位男性,41歲的三峽鎮民代表會副主席鄭謝定。相較之下,林雪美又是女性,年紀又小,又完全沒有任何從政經驗,她只是一名平凡的小學老師,在這場競爭當中,先天上就吃了不少悶虧。

外界總會想像,因為林雪美的父親是前任鎮長,她在競選過程中,應該會因此佔到一些便宜。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林雪美在競選期間,天天早出晚歸,四處奔走拜訪基層。每天早上出門的時候,就帶著準備好的午餐便當,到了晚上也無法休息,都在路邊小吃隨便解決晚餐,然後直到深夜才能跑完行程回家。

連滾帶爬上任鎮長 寫下歷史紀錄

就這樣,臨陣磨槍代父出征的林雪美,可以說是連滾帶爬地打完了這一仗,終於在1960年5月15日,以6224票對3165票的壓倒性成績,擊敗對手,順利當選三峽鎮第四屆鎮長,並且在同年6月1日展開她的鎮長生涯。

林雪美的當選,使她成為中華民國台灣省實施地方自治以來的第一位民選女性地方首長,寫下歷史的紀錄。1964年任期滿後,林雪美又轉戰台北縣議會,成功當選第六屆台北縣議員。而林雪美的父親林義,後來也一直是三峽鎮上具有影響力的地方人士,曾連任六屆調解委員,於1986年過世,享壽85歲。

台灣女性參政史 反映時代變遷

回顧台灣地區的女性參政史,一路走來就像是一部當代女性奮鬥史。日據時代, 日本殖民政府在1935年第一次舉辦地方選舉時,規定選舉人資格是「獨立生計年滿25歲以上男性,並年納五圓以上稅額的男子」,女性無論是選舉或是被選舉,都完全被排除在外。

台灣在1945年光復,脫離日本殖民統治,一直要等到1950年,政府正式開放地方公職選舉之後,20歲以上的女性才終於享有投票權。1960年,林雪美成為第一位民選女性鎮長;1964年,台東誕生第一位女性副議長鄭杜有妹;1968年,嘉義出現台灣第一位女性民選縣長許世賢;1985年余陳月瑛當選高雄縣長,也是第一位民選女縣長。

2000年,呂秀蓮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任副總統,並於2004年連任成功;2016年,蔡英文以689萬4千多票的成績,當選中華民國第十四任總統,寫下台灣地區女性參政史新的歷史紀錄。從1960年的三峽鎮長林雪美,到2016年的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這條女性政治之路,走了足足56年!

原文出處 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