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ccc事件中,除了原編輯的工作權益與文策院的爭議之外,一直很希望能多看到關於台漫產業策略面的討論。不如自己先來拋磚引玉一下。
在談論漫畫產業前,我們先來認識「漫畫」的產製型態。昨天在布克新聞訪問漫畫家葉長青,我們聊到,一部漫畫的誕生就像一部小型電影,光有資料、故事、角色還不夠,漫畫家必須像電影的製片兼導演一樣,決定分鏡的方式、運鏡的節奏與資訊的取捨。
一批資料、一篇小說是遠遠沒辦法直接變成漫畫腳本的。它需要經過轉譯,需要凝縮,讓資訊處於最精要的狀態,才能在畫面上打到點、感動人。
畫漫畫就像是拍一部小型電影,但電影拍攝有龐大的劇組工作人員,漫畫家只有一個人。這時候漫畫家就非常需要在創作過程中,提供支援、專業建議,甚至分擔分鏡腳本編寫的編輯。
好的漫畫編輯甚至能擔任分鏡腳本的撰寫者,還有在漫畫家遇到創作瓶頸時,最重要的支持者。因此,包含編輯的工作,漫畫產業就是高人力投入的純手工業。這個時代,任何投入手工業的都是因為浪漫。漫畫是浪漫的產業。但也因為一支筆一張紙就能畫漫畫,並帶給人有分鏡視覺表現上的樂趣。漫畫就是最低成本的造夢產業。
成本低是相對於影視產業而言,但這樣的成本對於漫畫家與出版社來說,都非常高。用「頁漫」舉例,一頁漫畫格數不一,平均一頁6到7格。但一頁的稿費,就算是有政府支持的ccc,也差不多在2000上下。但插畫師一張圖就是8000左右。這意味著漫畫家畫一頁漫畫,機會成本非常驚人。
所以漫畫家渴望創作的自由,與對自己作品的尊重。偏偏台灣社會,因為對於動漫文化的歧視與刻板印象,其實並不尊重漫畫家。也連帶歧視漫畫出版社與編輯。這樣的條件下,願意繼續堅持畫漫畫、做漫畫的人都是因為愛。
但這樣的付出會獲得市場回報嗎?當我們看到日本最紅的鬼滅之刃有著全系列1.5億本銷量的同時,台漫平均銷量不到1000本。但對於出版社來說,台漫必須在2500銷量下才能回本。這也是為何我們需要漫畫輔導金。
但是,漫畫輔導金只能讓作品產出,作品的行銷和推廣需要平台。因為當下的台灣讀者,有多達八成的讀者,閱讀漫畫是在平台上,尤其依賴免費平台。鬼滅漫畫大賣是因為,鬼滅的動畫已經幫作品達成夠多的觸及。大流量換大銷量,這就是現今內容產業的現實。
要經營平台成本很高,一個好用的網站加上好用不會轉半天的app,成本起碼兩千萬以上。光有平台沒用,還必須有夠多的作品。以自己和業界人士的交換意見,我們認為一個會讓人持續瀏覽的平台,最少需要一萬部作品。台漫當下有持續創作的漫畫家可能不到千人,以一部漫畫平均需要兩年產製的速度,沒有政府投入,我們在平台競爭上根本沒有未來。
因此,當我們看到麗君部長的政策,除了漫畫輔導金增加創作者與作品數之外,還有ccc轉型的平台,讓台漫有最大最集中的入口網站,我們都覺得很興奮,知道台漫復興不是空想。而這也讓我們在ccc相關爭議中,很難只是簡單的選邊站。因為我們知道,一方面要留住這些編輯與合作漫畫家的能量,二方面要讓政府(文策院)願意繼續支持漫畫平台的發展與行銷。
當然,ccc的精神是文史轉譯漫畫。這個只要政府不做,在沒補助的狀況下就不會有人做。因此讓文史漫畫的產製在ccc的平台持續發生,必須保留。但是,作為台漫推廣平台,ccc也有它的功能。
讓我們進入最核心的問題,為什麼台灣社會需要台灣漫畫?因為台灣人是有漫畫閱讀習慣的,無論是網路閱讀或是實體書籍。
但是,我們大量閱讀日漫、中漫、韓漫,卻沒有習慣閱讀自己的漫畫。如果台流(台灣娛樂)要擴大,漫畫是最重要的灘頭堡。當本地人不看自己的娛樂作品,外銷台灣娛樂根本不可能。但是,要讓台灣影視作品數量增加,需要花的成本過高,單面作戰效果也不好。
IP經濟要靠複數的作品形式,市場熱度才不會輕易潰散,畢竟消費者的記憶短暫。這時候,台灣漫畫就是「作品視覺化」的第一塊入門磚,也是延續作品熱度的很好載體。更是能爭取本地觀眾支持、擴大台流市場人數的最快戰略媒介。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台灣內容產業需要ccc,在各種意義上。
原文出處 劉定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