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原先將於本月公布,但普查報告目前面臨難產。
外媒報導,中國總人口在2020年發生建國以來首次下跌,中國面臨老齡化、少子化等問題,曾經推動中國經濟增長奇蹟的人口紅利正在迅速消失。
中國每隔十年就會做一次全國性人口普查。一個月前,3月15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說,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已經到了最後的數據審核匯總階段,“我們初步打算在四月上旬召開發佈會,向大家公佈這次普查的結果。”
現在已經四月下旬,普查結果未如期公布。多地政府近日強調,要加強輿情應對和數據保密工作。
國家統計局發言人劉愛華在4月16日說,推遲的部分原因是在正式公佈前需要進行 “更多準備工作”。這一延遲在社交媒體上受到廣泛批評。
英國金融時報披露,中國面臨大躍進的飢荒以來的首次人口下跌。大躍進是毛澤東在20世紀50年代末的災難性經濟政策,造成數千萬人死亡。
儘管放寬了計劃生育政策,但目前的人口下跌還是發生了,放寬的計劃生育政策旨在扭轉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下降的出生率。
據熟悉該研究的人士稱,最新的中國人口普查已於12月完成,但尚未公開,預計將報告該國的總人口不到14億人。 2019年,中國的人口據說已經超過了14億大關。
一個國內財經類微信公眾號預測,這次人口普查數據可能會展示幾個敏感趨勢:漢族人口比例大幅度下降。
人口區域不平衡將更加明顯,東北三省或減少超過160萬人。上海遼寧最先步入中度老齡化,也就是65歲以上人口超過14%。十四五期間,全中國60週歲以上人口將突破三億,
人口形勢最好的是廣東。易富賢介紹說,廣東目前的人口結構最年輕,這得益於1980年代習仲勛在廣東的二胎政策,當時廣東農村二胎政策一直持續到1998年,廣東籍人口多生了數百萬人。
中國央行微信公眾號說,要認識到中國人口形勢已經逆轉,人口衰減的速度將超乎想像,“灰犀牛”越來越近。
據廣東人口發展研究院警告,按照目前趨勢,2021–25的十四五期間,年出生人口可能跌破1000萬大關,也就是說,按照這個趨勢,用不了幾年,大概2025年開始,中國人口就會進入負增長。“如果一直是負增長,就牽扯到民族興亡。”一位江蘇網友評論說。
從事會計行業的王某指出,百姓承擔不起高昂的生育和教育成本,工資收入和房價不成比例,物價上漲等,這都是年輕人不願意成家的原因。
今年,國務院調整了央行人事,中國知名人口經濟學家蔡昉出任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
不過,這些人提醒說,這個數字被認為非常敏感,在多個政府部門對數據及其影響達成共識之前,不會公佈。
“設在北京的智囊團中國與全球化中心研究員黃文政說:”人口普查結果將對中國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國家以及政府各部門如何工作產生巨大影響。 “需要非常謹慎地處理它們。”
地方官員也為數據的發布做好了準備。安徽省統計局副局長陳龍根在本月的一次會議上說,官員應該為人口普查的解釋 “設定議程”,並 “密切關注公眾的反應”。
分析師說,人口下降將表明中國的人口可能很快就會被印度超過,印度的人口估計為13.8億。人口下降可能會給這個亞洲最大的經濟體帶來巨大的損失,影響到從消費到照顧老人的一切。
“Huang說:”中國人口危機的速度和規模比我們想像的要快,要大。 “這可能對國家產生災難性的影響。”
即使中國政府在2015年放寬了長達數十年的計劃生育政策,允許所有夫婦生育兩個孩子而不是一個孩子,中國的出生率也已經減弱。在20世紀70年代末推出的獨生子女政策下,人口有所增長,這要歸功於共產主義革命後年輕人人口的膨脹,以及預期壽命的延長。
獨立學者認為,在1959年至1961年的大躍進飢荒期間,有數千萬人死亡,當時毛澤東命令全國人民在後院爐子裡煉鋼,即使有數百萬人挨餓,農作物也被出口和囤積起來。
但是,執政的共產黨仍然禁止詳細討論那段時期,大多數公開的數據集都掩蓋了當時的人口衰退。
政府數據顯示,在1959年和1961年之間,人口減少了約1350萬,儘管這被認為是一個嚴重的低估值。
官方數據顯示,中國的新生兒數量在2016年有所增加,但隨後連續三年都在下降。官員們將這種下降歸咎於年輕女性人數的減少和養育孩子的成本激增。
真實情況可能更糟糕。在上週發表的一份報告中,中國央行估計,總生育率,或一名婦女在其一生中可能擁有的平均孩子數量,低於1.5,而官方估計為1.8。
“中國高估了其出生率,這幾乎是一個事實,”中國人民銀行說。 “中國的人口轉變帶來的挑戰可能比[預期的]更大。”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北京政府顧問說,這種高估部分源於財政系統使用人口數字來確定預算,包括教育和公共安全的預算。
“該人士說:”地方政府有動力誇大他們的[人口]數字,以便他們能夠獲得更多資源。
這種情況導致人們呼籲對中國的生育控制規則進行徹底的改革。人民銀行的報告建議政府應該 “完全 “放棄其 “觀望態度”,完全取消計劃生育。
該文件說:“如果沒有人想生‘更多的孩子’,政策的放鬆將沒有什麼用處。”
原文出處 來自柏林的中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