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台灣史

蘇峯楠 : 臺灣錢幣.世界脈動:17~19世紀來到臺灣的多樣錢幣(下.銀幣篇)


圖文/蘇峯楠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組研究助理

編按:
「臺灣錢幣.世界脈動」位於臺史博「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常設展中,清代臺灣的「山海之間的共存與競逐」展區,本文深入介紹現場所展示的每一枚實體銀幣與銅錢,它們在哪裡鑄造,臺灣人又如何使用這些錢幣?並延伸至記載錢幣的文書,例如禮簿與土地契約等。

上集介紹了長崎「元豊通寶」、南明「永曆通寶」、臺字版「康熙通寶」、吳周「洪化通寶」、日本「寬永通寶」及中南半島的「安法元寶」等六種銅錢,接下來登場的是白花花閃亮亮的銀幣們,這集的來賓有:西班牙王國雙地球雙柱銀幣、西班牙王國卡洛斯四世頭像銀幣、墨西哥共和國銀幣、大日本帝國一圓銀幣、烏牛欄社人飾帶偽幣。

通往更遠方:西班牙王國雙地球雙柱銀幣

西班牙王國「雙地球雙柱銀幣」上的「海克力士之柱」,到了臺灣變成了拜拜的兩根蠟燭,稱之為「灼銀」。

這枚銀幣上有個漂亮圖案:兩個地球交疊自海中浮起,球上戴著皇冠,兩邊各有一根海克力士(Hercules)之柱,源自希臘神話中海克力士開闢直布羅陀海峽的典故。柱上有緞帶纏繞,分別有「PLUS」、「VLTR」等拉丁文,意為「通向更遠方」,象徵西班牙從地中海轉向海外擴張,充分表現 15 至 17 世紀歐洲國家遠洋探索時代的思維,而這枚 1735 年鑄造於「OM」(墨西哥城)的銀幣,即是 1519 年西班牙人入侵墨西哥後,發現銀礦並於 18 世紀量產的成果之一。

西班牙銀幣從美洲運回西歐,又跨海經菲律賓馬尼拉進入亞洲,成為國際貿易與日常交易的主要貨幣,也是清代臺灣民間愛用的大額錢幣。由於漢人看幣上的海克力士之柱,像是拜拜用的兩根蠟燭(灼),因此這種銀幣有「灼銀」或「雙柱銀」之稱。


「新竹客雅庄莊家禮簿」上記錄了明治30年(1897年)各方人士向喪家致送的奠儀,包括「灼銀」10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藏,NMTH2015.039.0014)

國王變佛祖:西班牙王國卡洛斯四世頭像銀幣

西班牙王國卡洛斯四世頭像銀幣,銀幣表面充滿了各種證明此非偽幣的小戳記。

這枚西班牙銀幣鑄造於 1804 年,上面是波旁王朝國王卡洛斯四世(Carlos IV,1748-1819)側面半身頭像,並以君權神授的概念,將「DEI.GRATIA」(蒙神恩寵)的銘文刻在旁邊;然而鑄幣當時,西班牙王國已國勢漸衰,幾年之後(1807年)就被拿破崙入侵。

這種刻有國王頭像的銀幣,始鑄於 1773 年,有卡洛斯三世、卡洛斯四世、斐南迪七世等不同種類。流通到亞洲後,因為人們不識西班牙國王,但看那裝扮像佛祖圖一般,於是就以「佛頭銀」、「佛面銀」、「佛銀」等詞慣稱,常見於契約文書使用。此外,不同版本也有不同稱法,像是這枚銀幣的卡洛斯四世之銘文有羅馬數字「IIII」,像是四個工字,所以又稱為「四工銀」。


清朝的佛祖雕像跟佛頭銀,嗯,是有那麼一點像(?)。(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藏,左:NMTH2018.010.0155;右:NMTH 2004.028.0902)


1784 年(乾隆 49 年)芒仔芒社契約文書上的「佛頭銀」,即指西班牙銀幣(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藏,NMTH2003.010.0014)

獨立建國的雄鷹:墨西哥共和國銀幣

傳說,14世紀初阿茲特克人的守護神降下神諭,令老鷹啣著一條蛇站在仙人掌上,指引他們在墨西哥建城,這則神話被畫在墨西哥國旗上、鑄造成銀幣,在19世紀中流通到臺灣,成為人們口中的「白鳥銀」。

1519 年起,西班牙入侵墨西哥,擊敗當地的阿茲特克帝國(Aztec),開啟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並以墨西哥豐富銀礦支撐西班牙海外擴張行動。直到 18 世紀晚期,墨西哥受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影響,趁 1808 年法國拿破崙占領西班牙時,墨西哥土生西班牙 人Miguel Hidalgo y Costilla 率領農民及印地安人,向西班牙展開漫長的獨立戰爭,至 1821 年正式獨立建國。此後,墨西哥不再為西班牙鑄造銀幣,1823 年起製作自己的銀幣,但仍沿用西班牙「里爾」單位。

這種銀幣上有一個老鷹圖案,典故源自阿茲特克人在墨西哥城開始起步發展的傳說故事。1850 年代,墨西哥銀圓開始流入清朝,逐漸取代了原本盛行的西班牙佛銀等「本洋」,成為 19 世紀中晚期貿易銀圓新寵。當時人們即依據老鷹圖案稱為「鷹洋」、「英洋」,乾淨無暇的則稱為「白鳥銀」。

競爭的龍銀:大日本帝國一圓銀幣

閃亮亮的日本龍銀是臺灣貨幣收藏家的最愛,臺灣的偽幣詐騙案件也常見以龍銀行騙的手法。

日本明治政府在 1868 年成立後,開始購買機器鑄造現代的本國銀圓,並且與「本洋」、「鷹洋」等外國銀幣競爭。這種銀幣上面,有一幅團龍火焰圖,人們依此俗稱為「日本龍銀」或「龍洋」。

在臺灣,「龍洋」一直到日本統治臺灣之後仍有使用,不過早在此之前,其實就已經出現在臺灣民間。然而,從1892年蔣師轍《遊臺日記》所描述:「今臺灣盛行者則日本番餅,銀色尤不足,而式頗精。」可見「龍洋」當時可能沒有很受臺灣市場青睞,大家應該還是比較偏愛「鷹洋」。

冒牌國王!烏牛欄社人串珠額飾帶上的偽幣

偽幣裡的「佛頭」好像比真的帥,看倌您覺得呢?

1931 年,臺北帝國大學(今國立臺灣大學)在埔里的烏牛欄社蒐集到一條串珠額飾帶,現典藏於臺大人類學博物館。帶上串有幾件漢人的小物作為裝飾,當中有一枚錢幣,雖然在側面有人頭圖像與羅馬字銘文,但文字卻是看不懂的四不像符號。這可能是一枚偽幣,偽造者想模仿當時盛行的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三世或四世小面額(1 里爾)佛銀;而在漢人與原住民的貿易過程中,這枚偽幣流通到族人手上。

既然歐洲白銀這麼好用,自然也有不少人造假圖利了。這也是為什麼許多銀幣表面常會佈滿各種證明用的小戳記;而坊間也出現了像「看銀要訣」等教大家辨識銀幣真偽的參考文獻。


這本1870年的《利安堂黃記抄錄看銀要訣書》,就是一本辨識偽幣的教學書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藏,NMTH2004.028.3528)

若純粹只從商業錢幣角度來看,可能會覺得收到這枚偽幣的族人受騙了。先不論是否真的受騙,這枚外來的「金屬物」,在這裡或許只是裝飾物,回到原住民自身的文化脈絡裡看,真假可能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原文出處 台史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