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番表演一下用歷史學方法來實證地講述臺灣文化中的異國遺留與遺忘,看能否給親朋一點歷史研究上參考,用以避免僅憑單一或間接證據與想像,動輒誇張早期西洋文化影響的長久流弊。
老番曾說宜蘭蘇澳(Sou-oh)的地名起源,是混合語,是西班牙語Bahía Lorenzo(羅連蘇灣澳),臺語講成「(Loren)zo澳」。此非僅靠對音便結論,而是前提以漢語、原住民語已無法解釋「蘇」之意,進而在背景上,西班牙人喜用自己語言去命名殖民地重要地點,如野柳(Diablo)、三貂(Sant Jago)及哆囉滿(Doro);最後是「蘇澳」一直為臺灣東海岸重要港口,十九世紀前的西方地圖都被標記成:Bay St. Laurence(圖一)。Laurence是西班牙語Lorenzo的英式寫法。
圖一除蘇澳外,還有兩個標示綠島與蘭嶼的葡萄牙或西班牙語地名:Tabaco Miguel、Tabaco Xima(圖二),直譯是「香菸米格爾」、「香菸島」。綠島與蘭嶼十六、七世紀並無種植菸草,當地居民也不抽菸,所以這個外來者的命名,應有其他意義。1632年,有艘日本船從臺灣東北緊鄰的三王島(Dos Reys Magos)即石垣、宮古島經過,沿著東岸到菲律賓北邊的大港(Aparri)。有人留下口述提到Tabaco(香菸)、Khsier(菸管)島之地名,是因為以前有位叫Tabaco Miguel的日本人航渡呂宋時,船隻在此島遭難,因而有此名(圖三)。
十七世紀日本海上商旅人耳聞是否正確,可討論,不見得時代越早的人解釋才完美無缺。老番從「菸草、菸吹」,與漢語「火燒島」、「紅頭嶼」地名,難免想像島上或因朝陽照射,使景色明亮如菸斗之菸草火光,而使航海人士如此命名。無論如何啦,地名解釋往往得臨場追體驗。抵達歷史現場,又非船不行,難怪老番愛船,老是講船,講不停。
最後替東岸航線講一點話:通常地圖上標記的地名,與地裡特色或船隻停泊地等有關,圖四東岸兩個地名:Toloman,是著名傳說黃金產地哆囉滿;另一Jubamba,則為Pimaba(卑南)的誤抄,著名孫中山之弟孫大川的家鄉。
原文出出 翁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