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規模最大的南科考古,出土台灣第一例「小米」遺留,也發現至今最古老、距今5000年的稻米,號稱「台灣第一米」,而鯊魚骨骸也是最老紀錄,顯示當時的農業與捕魚技術相當先進;其中20處出土遺物已完成整理分析,台灣史前博物館正在南科興建分館,預計明年底落成。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臧振華說,南科遺址的年代範圍距今5000年到300年前之間,涵蓋了大坌坑、大湖、西拉雅等10個考古學文化期。其中最特別的就是台灣考古史上第一次發現了「小米」的蹤跡,而且是上萬粒的碳化小米出土,即使是中國華南地區也未曾發掘過。
臧振華領導的南科考古隊,在南科及其周邊搶救遺址,前後將近15年,總計發現考古遺址58處,搶救發掘了34處,發掘總面積約9萬平方公尺,發掘了各式陶器、骨角器、植物種子、動物骨骸、建築遺跡、墓葬,以及出土2000多具骨骸。其歷時之久、耗費人力之多、發掘面積之廣、出土遺物數量之龐大、類別之繁多,創下台灣考古學史上紀錄。
臧振華說,南科遺址的年代範圍距今5000年到300年前之間,涵蓋了大坌坑、大湖、西拉雅等10個考古學文化期。其中最特別的就是台灣考古史上第一次發現了「小米」的蹤跡,而且是上萬粒的碳化小米出土,即使是中國華南地區也未曾發掘過。
此外,稻米遺留也刷新紀錄,臧振華說,上一次的紀錄是在台北芝山岩發現,年代距今大約3000~4000年,「那時只有一小坨而已,這次也是上萬粒。」
團隊成員、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李匡悌表示,小米是北方作物,為何會來到熱帶地區的台灣南部,有科學家認為是與北方貿易而來,也有推測是從中國華南地區帶過來,或者是氣候變遷所造成,目前不得而知,也不確定與原住民的小米文化是否關聯。
臧振華也說,過去曾在澎湖的鎖港遺址發現了俗稱美人魚的儒艮,該遺址距今4500年~3800年,這次南科遺址發掘了古人其實在更早期就食用深海鯊魚、灰青鮫等,顯示捕魚技術的先進。
臧振華還說,從骨骸中可發現當時的人們有骨刺、牙周病、蛀牙、腦瘤等疾病,兒童夭折的很多,成人大約40~50歲即死亡。
原文出處 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