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的Rolling是拍電影的專有名詞,在一切準備好了可以拍了,以及導演沒喊卡之前的狀態都是,就像傳主許鞍華仍在她的生命進行式當中。英文片名取的非常好,既代表她一生與電影不可分割,可代表許導演對電影的熱情依然如初,還在Rolling之中。
第一個最驚訝的是她竟然有日本血統,是來自於母親,而母親父親的愛情故事被她拍成了【客途秋恨 / 1990】,劇情大綱如下:
1973年,在倫敦攻讀電影的25歲女孩曉恩接獲母親葵子來信,要回香港參加妹妹的婚禮。曉恩從小目睹母親葵子沉迷牌局不理家務,將自己丟給祖父母照顧,因而與葵子感情不睦。
葵子是二次大戰時期在滿洲長大的日本人,日本投降後,與家人一同等待返回日本。期間葵子的外甥生病,得到擔任翻譯的中國軍官協助,葵子萌生了愛意,不顧家人反對,以身相許,這位軍官就是曉恩的父親。
曉恩的父親將妻女留在澳門老家,在香港工作,葵子因為言語風俗都不通,只能靠著牌局麻痺自己。如今曉恩的父親已逝,曉恩的妹妹移民加拿大,葵子突然興起返回別府故鄉的念頭。曉恩本來對此沒有興趣,目睹妹妹離家後母親獨自在家哭泣,終於決定陪母親返鄉……。
基本上如果對照本片中受訪的許鞍華家人,以及母親,還有一些佐證:珍貴的當年照片,與現實的部份吻合度極高,在前半段的部份,本片導演文念中花了不少篇幅談了這個母親與許鞍華之間的問題,電影拍完許鞍華與母親也冰釋心結,到最後我們還看到最捨不得,甚至於有可能因為母親而蹉跎了她自己的婚姻與感情,然後母親住安養院的一些經歷,也被拍成了【桃姐 / 2012】。
所以除去她幾部不是跟自己故事有關的電影,譬如:《書劍恩仇錄 / 1987》、《香香公主 / 1987》、《極道追踪 / 1991》、《少年與英雄 / 1993》、《幽靈人間 / 2001》,其他一系列跟香港有關的題材,都是她有感而發之作,這部份,可以在她以《明月幾時有 / 2017》得到第十二屆香港電影導演會年度大獎時,情緒略為激動的講她想為香港這個城市留下影像得到證明。
2017已經是香港回歸20年的日子,然後雖然許鞍華在片中講中國是「內地」,但基本上我覺得她只是跟其他香港人一樣,是照著講跟著講無意識的講,對她來說香港才是她真正的故鄉,這時候我有了一種感覺,是從她母親的五官神情氣質,可以延伸到她的部份,她是1952年跟著父母一起到香港,當時她才五歲,所以母親與她的疏離,她要到自己去英國讀了電影,有了人處異鄉的經驗之後,她才比較能體會到母親的那種孤獨感,而這個孤獨感,在電影後半段幾乎可以說貫穿了電影的氛圍。
所以當電影拍到她跟片宣傳,在影展或一些場合盛裝上台前,一個人坐在後台等待,前台可能唱著勁歌熱舞,但對於一個創作者來說,她也只能以某種狀態去應付應對。
最有趣的是她被中國的宣傳逼著要講《明月幾時有 / 2017》是香港回歸20年的一些政治意涵的話語的時候,那種只能配合的樣子,更顯得她的孤獨感。然後她忍不住要宣傳人員減少她的行程,因為不斷重覆的問題一問再問,這對她來說,根本像一種折磨。
對我來說,彷彿像看到了千萬的香港人被逼的回歸,被逼的去適應局勢,但對他/她們來說,其實那些根本不重要。
關於許鞍華的作品,片中訪談了大量的台灣、香港、中國的電影人,我覺得都是他們眼中的許鞍華拼圖的一小塊,然後,因為文念中導演與她合作多部作品,也讓他近身拍了不少許導導戲時的發脾氣、妥協、激動、感動甚至於她過於專注的會跌倒的模樣,這都是可以滿足大家一窺電影幕後世界,以及許導創作神采的部分,大家進戲院觀賞即可享受到。
看這片子有種感觸,就像佛經講的,人死前會把一生的所做所為宛如電影般的再現一次,雖然紀錄片本身談不上過多的技巧,但至少很忠實的紀錄了許鞍華導演創作與生活,是一般人難以窺見的。
她今年已經73歲,她還想再拍電影,她覺得自己還在進步,但那種時不我予的感覺,也很強烈,她得到威尼斯終身成就獎的時候,說自己願意貢獻所學給香港年輕的一代電影人,但我跟她一樣,是看不到香港將來的變化與未來在那?
我必須佩服導演文念中,雖然奇怪的沒有訪問演過許導電影【桃姐 / 2012 / 第48屆金馬獎-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的葉德嫻(她是反送中的少數幾個站出來講話的香港藝人),但他偷偷的在一開始就放入葉德嫻與許導並肩參與金馬獎紅地毯非常風光的吉光片羽。
香港魂,雖然微弱,但還是有星星之火。
看完電影我的感觸還有如果有紀錄到武漢肺炎後香港電影的慘狀,那這部電影又更有價值了。
電影預告
P.S.
裡面有一場許鞍華跟張艾嘉在金馬獎之後的慶功宴上,那一屆的金馬評審團主席是許,然後她一早主辦單位就準備了一套紅色改良式旗袍,以及一套備用的黑色旗袍要讓她美美的上戰場。然後一整天final的金馬評審會議下來,果然如她預期的,她的身體浮腫到穿不下禮服。結果,她只好穿著一件她自己很居家的黑色衣服就跟張艾嘉一起上台頒獎了。事後宴席上,操著一口標準廣東話的張艾嘉,還提起這件事,有點在數落許鞍華的感覺,當然,憑她們之間的私誼,這都屬於合理範圍。但我看著這幕只想到,兩人僅僅相差了六歲,在台灣出生的張艾嘉1953 年 7 月 21 日(67歲),比起1947 年 5 月 23 日(73歲)出生在中國遼寧省鞍山市的許鞍華,適應的更好,張吃的更開,悠遊中國、香港、台灣,私毫沒有任何國家認同的問題,甚至於比起許鞍華來得更加認同中國,這實在更荒謬好笑,然後也顯得許鞍華這類稍微老一點的人,的價值觀與孤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