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時評

杜奕瑾 : 切割海纜為何是先馬祖後基隆?


研究了一下專利發明「一種拖曳式海底電纜切割」CN111203499A:

「此方法具體如下:拖船行駛到海域中放置電纜的位置的一側,且與電纜的水平距離超過三倍水深,將切割錨放入海底;拖船沿垂直於電纜方向朝電纜另一側行駛, …」

一般船下錨不會發動引擎拖行,所以海底電纜在正常狀況,並不容易會遭到不小心的破壞。

同時台灣四面海洋的深度是不一樣的,在東部跟南部離海不遠之後深度就會陡降,除非在很靠近岸邊,如果是以專利方法切割,不容易藉由船的切割錨到達電纜深度。

如果把海底深度與電纜圖還有航線圖重疊,可以看得出來從基隆海底電纜。

1. 最脆弱的就是通往中國與馬祖的3條路線,可以從中國大陸附近就可以切割。這3條裡面的2條,通往馬祖電纜分別於2023年2月2日及8日切斷。由於發生過,相關單位在對馬祖海纜應有所戒備。

2. 如果是馬祖以外,其次最容易下手的就是由基隆出來的其他海纜。對照深度圖由於最右邊三條海底電纜,受到沖繩海溝海底地形保護,執行拖錨切割不容易,所以應該就是從剩下來左側八條下手。

3. 如果把海溝深度、海纜線、順興39航行方向對起來。可得知路徑所標示的點就是在
a. 離開海岸一定距離,海巡警戒外、
b. 海水深度允許下,
c. 最大化「拖船沿垂直於電纜方向朝電纜另一側行駛」的路徑。

4. 再放大對齊圖像,就可以看得出來,順興39遇到海溝的時候即使有海纜不會垂直於海溝行駛(錨會卡住)、但遇到深度夠淺、又有海纜的時候,船隻就會反覆的在海纜上面垂直行走,譬如標了黃色的點是垂直1次、藍色為兩次、黑色為三次。很難說不是故意。

除了增強海巡、發展韌性網路,還可以怎麼做?

1. 未來在海纜部署、要利用地形,比如走可以保護的海溝、或深水區域。
2. 自動偵測刻意在海纜上反覆運行船隻。不正常的途徑跟速度都是可以偵測得出來。
3. 拒絕多重國籍刻意隱藏路線的船艦靠岸。
4. 灰色戰爭納入海巡演習,國際合作、在有事故發生要能第一時間扣船檢查相關設備。

原文出處 杜奕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