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在網路上最熱門的話題,大概就是Netflix上的「黑白大廚」這部韓國的料理競賽實境秀,在這部實境秀裡面,大家最常聽到的單字,大概就是評審之一,也是韓國唯一米其林三星主廚安成宰口中的「Fine Dining」了。
這個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精緻餐飲,但實際上不是高檔料理就一定等於Fine Dining,他重視的不只是食物的美味跟食材的頂級,從用餐的環境、器皿、擺盤,到食材之間的搭配,整道菜要傳達的故事⋯等等,基本上就是從烹飪到入口,都把食物當成藝術品在對待。
不過雖然Fine Dining的飲食文化在台灣開始受到重視,但其實在台灣庶民之間,除了夜市跟街邊小吃之外,在長期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台灣民眾習慣性地追求CP值,追求的有沒有回本,於是「吃到飽」呢成為台灣餐飲界的一種主流。
今天呢,我們要來告訴大家,風靡全台灣的「吃到飽」餐廳的故事,最早是誰引進的,後期又是誰將它發揚光大,到處都看得到吃到飽餐廳的身影,以及吃到飽對於台灣本土飲食文化的建立,到底是好還是壞呢?
原文出處 小牛講正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