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時評

為何我們總是難以抗拒「免費試用」的魔力?


從護膚品到串流平台,均愛以「免費試用」作為招徠,強調合則續不合則退。而即使未有親身經歷,也肯定曾眼聞目堵,這些產品或服務,往往是易購難退「Cut 唔到」,或被收取額外費用,我們仍會鬼迷心竅,忍不住刷卡付錢。「免費試用」到底有何魔力,讓消費者難以抗拒,一次又一次中計?

杜克大學行為經濟學家 Dan Ariely 深入研究消費者決策思維,包括「免費」的魅力。而他發現,即使在經濟學上不合邏輯,或是機會成本甚高也好,人們仍傾向高估及偏好免費的事物,譬如排隊數小時只為一球免費雪糕。Ariely 曾在一份論文寫道:「人們似乎把一件商品的零定價,不只視為減低成本,還看成是多了好處。」而免費試用之所以奏效,則建基於多個原因。

芝加哥大學行為科學及市場學教授 Ayelet Fishbach 解釋:「其一是你用過某種商品或服務,便會建立繼續使用的承諾,而試用期就是給予你建立這份個人承諾的時間。其二是它改變你的預設,把決定『要否接收』轉為『是否退還』,或從『要否開始』變成『要否中止』。」例如當你試訂 Netflix,該公司期望你愛上好幾季長的電視劇,進而當 30 日試用期完結後,你不會想要取消。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把「免費試用」列為消極選擇(negative options),即是公司把顧客對契約的不作為,詮釋為同意繼續就商品或服務付費。消極選擇有潛在風險,加上互聯網營銷暴增,即使毫無意義的商品及服務,其試買試用的廣告也無處不在。FTC 消費者保護局的律師 Brad Winter 直言:「人們可能因此要為並非真正需要的商品或服務買單。」他們甚至可能並未察覺,自己正被收取費用。

各大公司及行銷商的巧妙或不實手段,也令我們無意中墮入「免費試用」的陷阱。譬如消費者在瀏覽 A 公司網站,彈出來的廣告卻來自 B 品牌。另有可能是,消費者輸入信用卡資料以支付運費,但忽略了那些細字條文,結果要為訂閱或其他商品及服務付款。部分網站則利用預設勾選的方式,令大意的人們「自動」簽約。當然,更多公司刻意留難想要取消的客戶,藉此令錢「有入無出」。

非牟利組織商業改進局(Better Business Bureau)表示,2017 至 2019 年在美國及加拿大接獲逾 58,400 宗關於「免費試用」的投訴及報告,合共損失近 14 億美元(約 108 億港元),平均每人被騙 140 美元(約 1,087 港元),近 3 分 2 受害者為女性,最多投訴者介乎 30 至 39 歲。全國發言人 Katherine Hutt 慨嘆:「騙徒定時改變商品名稱和網站,就像玩『打地鼠』。」商業改進局消費者追討無門,收費卻沒完沒了。

那麼如何才能確保「免費」地「試用」?FTC 建議在簽訂契約前,翻查該公司如何處理投訴、有沒有網民曾作指控。當然還要細閱合約及服務條款,並把到期日清楚記下來 —— 研究顯示,消費者往往高估自己記住取消免費試用的能力。但最重要的,還是謹記天下間沒有真正的免費午餐。Winter 提醒:「『免費試用』並非免費到底,有人要為此買單。問題是誰會付款?原因又是甚麼?」


消費者組織 Consumer World 曾經揭發,一種名為「Keto 101」的減肥藥在網上以 30 天免費試用作招徠,但其實服務條款註明免費試用期只有 14 天,並以訂購的一刻起計算,換言之有可能貨未送到便已屆滿,加上在簽約「入會」時預選自動續會,若沒主動致電取消的話,每月便會被收取 89.99 美元(約 700 港元)。 圖片來源:ConsumerWorld.org

原文出處 C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