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台灣史

曹銘宗 食說台灣 : 「有範」(ū-pān)佮「大範」(tuā-pān)


農曆十月中,臘肉已經開賣了!

安樂市場湖南臘肉的攤位和頭家真「有範」(ū-pān),看來氣派、有模有樣,而且邀我試吃,現切現吃,用心解說。

所以,我出手也很「大範」(tuā-pān),非常大方,買了幾斤臘肉、臘腸。

我炒臘肉,先以蒜片爆香,加了蒜苗、辣椒,淋上紅標米酒,在香氣中擺盤,配宜蘭米飯,妖獸好吃。

臘肉是發酵肉品,以鹽漬、風乾、煙燻製成,增加保存時間,並有特別風味。中國的醃肉在四川、湖南常見,廣東也有。

台灣在日本時代的《臺日大辭典》收錄臘月、臘梅詞條,但沒有臘肉,看來是戰後才由新移民引進臘肉,後來很多台灣人也愛吃。

臘肉好吃,就怕太鹹,尤其在台灣做的臘肉可能要下更多的鹽。

台灣生產好豬,我希望郭慶義用益生菌研發不鹹的「台灣臘肉」。

原文出處 曹銘宗